蜜沈烬暖萸烟袅。层帘卷、伫立行人官道。麟带压愁香,听舞箫云渺。恨缕情丝春絮远,怅梦隔、银屏难到。寒峭。有东风嫩柳,学得腰小。
还近绿水清明,叹孤身如燕,将花频绕。细雨湿黄昏,半醉归怀抱。蠹损歌纨人去久,漫泪沾、香兰如笑。书杳。念客枕幽单,看看春老。

【注释】

珍珠帘:用珍珠串缀的帘子。按:舞曲名,《霓裳羽衣》。

贵人家,指王公贵族的府第。

过贵人家:经过富贵人家。

疑是按舞:仿佛是正在跳舞。

伫立久之:久久地站在那儿。

过贵人家:经过富贵人家(春日客龟溪)。

宝钗(huái):一种古首饰。

过贵人家:经过富贵之家。

隔墙闻箫鼓声,疑是按舞,伫立久之:隔着墙听到远处传来箫鼓的声音,以为是在跳舞而久久地站着不进去(春日客龟溪)。

蜜沈烬暖萸烟袅:形容室内温暖,香气四溢(层帘卷、伫立行人官道)。

麟带压愁香:麒麟腰带上的香气使人愁闷(听舞箫云渺)。

恨缕情丝春絮远,怅梦隔、银屏难到:恨绵绵情丝般的思绪随着春天的柳絮飘得越来越远,怅惘中梦见亲人却难以相见(寒峭。有东风嫩柳,学得腰小)。

还近绿水清明:回到绿水清波映衬着的明媚的清明节气(叹孤身如燕,将花频绕)。

细雨湿黄昏,半醉归怀抱。蠹损歌纨人去久,漫泪沾、香兰如笑。书杳。念客枕幽单,看看春老:细雨沾湿了黄昏的天空,我喝醉酒归来时怀抱里满是落花瓣,那些被蠹虫蛀坏的歌纨已很久没有人去理会了,我漫无目的地流泪沾湿了那朵像笑一样的香兰,书信杳无音信(书杳。念客枕幽单,看看春老)。

【赏析】

这是一首伤春怀人的词。全词以“过”字起兴,写一位游春者在春光明媚的日子里,在贵家门前久久徘徊的情景。词人以细腻的笔触刻画出主人公的心理状态,以及他在欣赏美景和抒发情怀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惆怅心情。

上片首句“珍珠帘”,点明游春之地为珍珠门;次句“真珠帘”,则写出主人家的豪华富丽。“春日客龟溪,过贵人家”,两句点明游春的时间和地点,“春日”表明游赏的时节,“龟溪”是地名,这里泛指庭院深深的贵家宅院,“过贵人家”,表明游赏的对象。“隔墙闻箫鼓声,疑是按舞,伫立久之”,描写游赏过程中的一个细节,通过听觉和视觉的对比,突出主人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留恋之情。“疑是按舞”,说明箫鼓之声悠扬动听,让人陶醉其中;“伫立久之”,则表明主人公被美妙的音乐吸引得久久不愿离去。

下片开头三句:“蜜沈烬暖萸烟袅。层帘卷、伫立行人官道。”描绘了游春者所处的环境,通过嗅觉和视觉的描写,营造出一幅宁静美好的春日景象。“麟带压愁香”,既写出主人公的心情,又与前面的“过贵人家”相呼应;“听舞箫云渺”,进一步渲染游春者的欢快情绪。然而,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恨缕情丝春絮远”,表达了游春者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惋惜之情;“怅梦隔、银屏难到”,则是主人公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最后两句:“寒峭。有东风嫩柳,学得腰小。”“寒峭”,既写出天气的寒冷,又暗示了游春者内心的孤独;“东风嫩柳,学得腰小”,既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又表达了游春者对青春逝去的感慨。

这首词通过对春天景物的生动描绘和主人公内心情感的细腻刻画,展现了游春者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对亲情的眷恋之情。整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生活气息和艺术魅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