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始初华国令新,芸芸品汇达于寅。
葭灰潜动先占候,柳眼偷开早报春。
曾见花枝沾近侍,且颁宽诏泽编民。
镜中鬓发萧萧改,却羡松筠自葆真。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的一首七绝诗。下面是逐句释义:
- 立春
- 七始初华国令新,芸芸品汇达于寅。
- 葭灰潜动先占候,柳眼偷开早报春。
- 曾见花枝沾近侍,且颁宽诏泽编民。
- 镜中鬓发萧萧改,却羡松筠自葆真。
译文:
- 立春:春天的到来标志着新的开始。
- 七始初华国令新,芸芸品汇达于寅。
- 葭灰潜动先占候,柳眼偷开早报春。
- 曾见花枝沾近侍,且颁宽诏泽编民。
- 镜中鬓发萧萧改,却羡松筠自葆真。
注释:
- 立春:古代二十四节气之一,标志着春季的开始。
- 七始初华国令新,芸芸品汇达于寅。:七是指农历正月,初华表示开始绽放,国令新表示国家的法令和政策都指向新生。芸芸表示众多,品汇指各种种类,达于寅则是指达到一年的开始,也就是寅年。
- 葭灰潜动先占候,柳眼偷开早报春:葭灰(芦苇上的白色絮状物)在寒冷的空气中微微颤动,预示着冬天即将结束,春天即将到来。柳树的新芽偷偷地开放,预示着春天的到来。
- 曾见花枝沾近侍,且颁宽诏泽编民:曾见表示曾经看到,花枝沾近侍表示曾经有人因为花朵而受到宠爱或照顾。且颁宽诏泽编民表示政府颁布了宽大的诏书,给平民带来了恩惠。
- 镜中鬓发萧萧改,却羡松筠自葆真:镜中指的是镜子里反映的形象,鬓发萧萧改表示头发已经变得稀疏。却羡松筠自葆真表示对于自然生长的松树和竹子来说,它们始终保持着自己的本色。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立春这个节气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于春天到来的喜悦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尊重。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通过描写自然界的变化,展现了春天的美好景色和生机勃勃的氛围。同时,诗中也表达了作者的人生态度,即对于自然和生命的敬畏和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