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人作诗例苦穷,今人作诗乃得通。
何意崩腾永嘉末,复见正始之遗风。
杜陵太白困羁旅,孟郊贾岛亦不逢。
圣俞不得一校理,子美谪死吴山东。
升沉富贵何足道,名声显赫摩苍穹。
新编起予为太息,万事得失畴能同。
览新达诗卷有感
昔人作诗例苦穷,今人作诗乃得通。
何意崩腾永嘉末,复见正始之遗风。
杜陵太白困羁旅,孟郊贾岛亦不逢。
圣俞不得一校理,子美谪死吴山东。
升沉富贵何足道,名声显赫摩苍穹。
新编起予为太息,万事得失畴能同。
注释:
- 昔人作诗例苦穷:以前的人写诗往往感到困难重重,形容他们写诗时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
- 今人作诗乃得通:现在的人写诗反而容易得多,表示现代的诗人在写作技巧上有了更大的突破。
- 崩腾永嘉末:指永嘉末年,这个时期战乱不断,社会动荡不安。
- 正始之遗风:指正始年间的文学风格或特点,即魏明帝时期的文学风格。
- 杜陵太白困羁旅:指唐代诗人杜甫和李白都曾经历过仕途不顺的困境。
- 孟郊贾岛亦不逢:指唐代诗人孟郊和贾岛也都曾经遭遇过不被赏识的情况。
- 圣俞不得一校理:指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字圣俞)在官场上也遭受挫折,未能得到应有的提拔。
- 子美谪死吴山东:指唐代诗人杜甫在被贬至四川巴蜀地区后,最终客死他乡,死于异乡。
- 升沉富贵何足道:指人生的富贵贫贱都是不值得过分追求的。
- 名声显赫摩苍穹:形容名声显赫到可以与天空相连,意味着其声名远播,达到了极高的地位。
- 新编起予为太息:指我重新阅读这些诗歌作品时,不禁感叹万分。
- 万事得失畴能同:指世间万事的成功和失败是无法比较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经历和感受。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感慨时事的诗,通过对古代和现代诗歌作者命运的对比,表达了对人生得失的看法。
首句“昔人作诗例苦穷”回顾了古人写诗时面临的艰难,而如今却变得相对容易,这反映了诗歌创作的技术进步和社会背景的变化。接下来两句“何意崩腾永嘉末,复见正始之遗风。”则通过描绘历史变迁,表达了对于历史变迁和个人命运无常的感慨。
中间几句分别提到了杜甫、李白、孟郊和贾岛等诗人,他们的命运各有不同,有的遭遇不幸,有的才华未展,但也有的如欧阳修一样得到了重用。这反映了不同人物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命运和遭遇。同时,也暗示了诗歌创作本身也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过程。
最后两句“升沉富贵何足道,名声显赫摩苍穹。”则是对人生得失的一种看法。认为人的富贵贫贱、名誉地位都不足以衡量一个人的价值,真正重要的是内心的充实和精神的追求。这种观点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在价值的人生态度。
这首诗通过对古今诗歌作者命运的描写,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得失难料的感慨和对精神追求的赞美。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时代变迁和个人命运的关注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