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浙乡辜负口,昔人有语真可取。
我住柯山三四年,厌饫蕨薇几噎呕。
扁舟乘流来槜李,极目江湖几千里。
白鱼市上烂如银,紫蟹簖头多似蚁。
舒凫帖帖堕水面,亦有麇獐来近县。
黄闲射雉出林中,田鼠化鹑毛彩绚。
况复海物错难名,蝤蛑轮囷似斗升。
纷纷虾蛤不足数,淡菜蚶蛎资多腥。
僻居海岸久寂寞,寒拥红炉聊独酌。
芼之橙桂荐玉盘,不比屠门空大嚼。
我念孙卿久滞留,欲致数品无传邮。
烹羊炰羔自不恶,更有负郭新良畴。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九龄的《感遇》。诗中描述了作者在柯山居住的三年里,对食物的感受和对自然景物的描绘。
首句“寄邦求拟南食作”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他渴望回到家乡,品尝南方的食物。
第二句“不到浙乡辜负口,昔人有语真可取。”反映了作者对家乡食物的特殊情感。他认为,只有到了浙江,才能真正体会到家乡的味道。这种情感源于他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怀念。
接下来的四句,作者对柯山的自然景观进行了生动的描绘。他描述了自己住在这里的生活状态,以及他对蕨薇等野菜的喜爱。同时,他还提到了扁舟、江湖、白鱼、紫蟹等自然景物,展现了柯山的美景。
第五、六句,作者转向了对动物的描述。他描述了白鱼在市场上的鲜美,紫蟹在簖头的数量之多,以及舒凫、麋獐、黄闲等动物的形象。这些描述不仅展示了柯山的丰饶,也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喜爱。
第七、八句,作者转向了对海鲜的描述。他认为海物难以命名,蝤蛑轮囷似斗升。这些描述展现了海洋的神秘和丰富,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和欣赏。
第九句,作者转向了对虾蛤的描述。他认为虾蛤虽然数量众多,但味道却不足为奇,淡菜、蚶蛎却能带来很多腥味。这些描述不仅展现了柯山的丰富,也表达了作者对食物的挑剔和品味。
第十句,作者转向了对海岸生活的描述。他认为僻居海岸已久,感到寂寞,需要取暖而独酌红炉。这种感受反映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和孤独。
第十一、十二句,作者转向了对烹饪食物的描述。他认为芼之橙桂荐玉盘,不比屠门空大嚼。这句话表达了他对美食的追求和享受,以及他对烹饪技巧的自信。
最后两句,作者转向了对孙卿的怀念。他表达了自己想向孙卿学习的愿望,但却无法通过书信传递消息。这反映了作者对知识和学问的渴望,以及对知识传承的期待。
整首诗以对食物的描述为主线,展现了柯山的自然风貌和作者对生活的热爱。通过对各种食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怀念,也展现了他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