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春花气苏,谁忍犯霜晓。
漫山千树桃,缩颈听春鸟。
独此开数株,此桃也不小。
晨霞碎林霏,绛雪压枝袅。
梅魂正零落,月影夜悄悄。
陈新接物态,俯仰映池沼。
蓬莱有大桃,岁月较多少。
自从偷儿得,弱水隔浩渺。
且与倾绿尊,乍见喜围绕。
尚有芥子微,须弥寄毫杪。

【注释】:

方春花气苏,谁忍犯霜晓。

——正逢春天花开时节,谁又忍心在早晨冒着寒霜去赏桃花呢?

漫山千树桃,缩颈听春鸟。

——满山遍野成千上万的桃树,低头聆听着春天鸟儿清脆悦耳的鸣声。

独此开数株,此桃也不小。

——只有这少数几株桃树开放了,而这桃树也相当大了(“数”是虚指)。

晨霞碎林霏,绛雪压枝袅。

——清晨的朝霞像细雨一样洒落在树林中,粉红色的晚霞如绛珠般垂落着,仿佛雪花般覆盖在桃树枝条上,使枝条轻轻摇曳。

梅魂正零落,月影夜悄悄。

——梅花的魂魄正纷纷零落,月色朦胧中夜幕降临悄无声息。

陈新接物态,俯仰映池沼。

——陈设的新物态,俯仰间倒映在水中,与池沼相辉映。

蓬莱有大桃,岁月较多少。

——蓬莱山上有一棵硕大无比的桃树,它的存在足以和时间相比肩。

自从偷儿得,弱水隔浩渺。

——自从被盗贼偷走,它便远离了人们的视线,如同隔着浩瀚无边的弱水一般。

且与倾绿尊,乍见喜围绕。

——暂且举起绿色的玉杯来敬酒,一见到它,心中顿时欢喜环绕。

尚有芥子微,须弥寄毫杪。

——还有那小小的芥子,却能承载巨大的须弥世界,寄托于毫厘之间。

【赏析】:

《小桃》诗共分五段,每段由四句组成。全诗以桃花为意象,通过描写桃树生长、开放的整个过程及其变化,以及作者对之的赞美之情,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爱和向往之情。

首段描绘了桃花盛开的情景。诗人用“方春花气苏,谁忍犯霜晓”来表达自己对春天的喜爱和留恋之情。同时,也暗示了桃花盛开的季节正是春天,此时百花齐放,生机勃勃。(“花气”即花香,“花气”,本意指花朵散发出的气息或香味,这里特指桃花。)

第二段写桃树枝叶茂盛,枝头挂着露珠,宛如少女的长发垂下。诗人用“漫山千树桃”来描绘桃花遍布山野,用“缩颈听春鸟”来表现桃花枝上的小鸟欢快的鸣叫。

第三段则着重描绘了桃树上的桃花。诗人用“独此开数株,此桃也不小”来突出桃花的稀有和珍贵;接着用“晨霞碎林霏”来描述桃花在朝阳下的美丽景象;最后用“绛雪压枝袅”来描绘桃花枝上的露珠晶莹剔透,宛如红霞般美丽动人。(“绛雪”指的是红色晚霞,“绛雪压枝”,指红色的晚霞像雪一样覆盖在桃花枝上,形象地描绘出了桃花的美丽画面。)

第四段写桃树虽然被盗贼所窃走,但它依然傲立在世间,成为永恒的美景。诗人用“弱水隔浩渺”来表达桃树被盗贼带走后的无奈与悲伤;用“俯仰映池沼”来表现桃树在池塘边的景象;然后用“尚有芥子微”来强调桃树虽被盗贼带走,但依旧存在的微小之处,同时也表达了对桃树的深深眷恋之情。(“弱水”,古代神话传说中的河流名,据说弱水之东便是大海。这里用弱水来形容桃树被盗贼带走后的距离感。“俯仰”,指抬头和低头的动作。“池沼”,指池塘。“芥子微”,比喻桃树虽被盗贼带走,但仍存在于世。)

尾段写诗人用绿樽来盛酒,向桃树敬酒,表达出对桃树的赞美之情。而桃树的存在就像“须弥寄毫杪”(须弥是佛教用语,指世界的中心,也泛指宇宙、世界。毫末则是微小之物,形容极其渺小。“须弥寄毫杪”在这里是比喻桃树虽然被盗贼带走,但仍然存在于世,其价值无法衡量。)

整首诗通过对桃树的生长、开放的整个过程及其变化的描述,以及对桃树的独特情感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独特见解和深切的情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