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时布谷鸣,早种不入土。
翻然变阴沴,两旬作淫雨。
半夜水啮堤,一决不及御。
贫民无灯火,下床已没股。
晓登树杪呼,出没见屋膂。
舟车或幸灾,桂玉岂易煮。
天数苟有定,民患谁适与。
我穷一席地,此忧岂暇汝。
为汝愁天公,闭户不欲语。
译文:
大水淹没武信二首早春的布谷鸟叫声,预示了春天的到来。然而,农民们却因为天旱而迟迟种不上地。突然之间,天气变化无常,接连下了两周的大雨。半夜时分,河水已经涨到了堤岸之上,一决堤,就来不及抵御洪水的侵袭。
贫苦的百姓没有灯光,只能下床后在黑暗中摸索前进,甚至跌进水里。清晨,他们登上屋檐的树梢呼唤救援,但房屋的脊梁被洪水淹没了踪影。有时候,舟船和车马也会受到这场灾难的影响,而那些富贵人家却能轻易地将桂木和玉石煮成食物享受。
天意似乎有其定数,人们的忧虑谁能分担?我穷困潦倒,只能坐在这小小的地方,无法顾及他人的忧患。因此,我为你们感到担忧,宁愿紧闭门扉也不与你们交谈。
赏析:
这是一首反映农民遭受灾害、困苦不堪的诗作。诗人以布谷鸟鸣叫为引子,描绘了旱情给农民带来的困境。接着,诗人描述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导致农田被淹,房屋被毁,人民生活陷入混乱。诗人用“翻然变阴沴”和“两旬作淫雨”等词句,表达了对这场自然灾害的强烈不满和愤懑之情。
诗人并没有沉溺于自己的哀叹之中,而是转向关注民生问题。他看到贫苦百姓在灾难面前无能为力,只能在黑暗中挣扎前行。这种描写让人感受到诗人对于百姓苦难的同情和关切。同时,他也看到了一些富贵人家能够轻易摆脱灾难,享受安逸的生活。这种对比更加突出了社会的不公和贫富差距。
诗人以“为汝愁天公”收尾,表达了自己对于这种社会现象的忧虑和无奈。他认为人们应该齐心协力,共同应对这场灾难,而不是袖手旁观。这种积极向上的态度让人感受到诗人对于未来的希望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