呜呜晓角春风送,日日官身随鸟动。
但知敲榜负佳辰,纵有芳菲难入梦。
起寻北郭新雨后,愁见西山含雪冻。
茅茨虽暖岂宜花,笑我此行真凿空。
向来洛下定真谱,只许姚花充物贡。
只今老病陪少年,驽骑何能追骏鞚。
便将花裓问天女,欲返田园寻二仲。
此花含笑我不言,且插一枝风帽重。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同韩子东赏牡丹》中的诗句,下面是诗句的翻译和注释:
呜呜晓角春风送,日日官身随鸟动。
(翻译)清晨号角声中,春风吹送着我的官职,我每天随着鸟儿四处奔波。
(注释)晓角,指早晨吹响的军号。春风送,春风吹拂着,暗示了春天的气息。日日,每天。官身,官职的身份。随鸟动,形容忙碌,与鸟儿一起飞来飞去。
赏析:诗中提到“呜呜呜”的声音,可能是号角声,而“春风送”则表明了春天的到来。通过描绘自己的忙碌与官场生活,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官场生活的无奈和辛劳。但知敲榜负佳辰,纵有芳菲难入梦。
(翻译)只知道努力考科举,即使有美丽的花朵也难以进入梦中。
(注释)敲榜,指参加科举考试。负佳辰,辜负了美好的时光。芳菲,美好的花朵。难入梦,难以实现心中的愿望。
赏析: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科举考试的态度和经历。虽然知道科举考试很重要,但诗人却感到无能为力,无法在梦中实现自己的愿望。这种无奈的心情在诗中得到了体现。起寻北郭新雨后,愁见西山含雪冻。
(翻译)起身寻找北方的村庄,雨后看到西山覆盖着白雪。
(注释)北郭,北方的村庄。新雨后,刚过完雨的村庄。愁见,忧愁地看见。西山,指的是西山寺,位于洛阳城西北。含雪冻,覆盖着雪的山被冻得结冰。
赏析:诗中提到了寻找村庄和西山的经历,这些经历都发生在下雨之后。诗人在雨后看到了西山被积雪覆盖的景象,这引发了他的忧愁。这种景色与心情的结合,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和感人。茅茨虽暖岂宜花,笑我此行真凿空。
(翻译)尽管草屋温暖,但不适合种花。嘲笑我的这次出行真是徒劳无功。
(注释)茅茨,用草盖的房子。虽暖,虽然很暖和。岂宜花,不适合种花。凿空,徒劳无功。
赏析: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种花的无奈。他认为自己虽然住在温暖的房子里,但并不适合种花,因此这次旅行对他来说是徒劳无功的。这种自嘲的口吻,既体现了诗人的幽默感,也透露出他对生活的无奈和感慨。向来洛下定真谱,只许姚花充物贡。
(翻译)以前在洛阳下决定真正的谱系,只允许姚花作为物品贡品。
(注释)洛下,洛阳。定真谱,确定真正的谱系。姚花,指牡丹花。充物贡,作为物品贡品。
赏析:这里的“定真谱”可能指的是某种标准或评价系统,而“姚花充物贡”则意味着牡丹花被视为贵重的物品。这种对比强调了牡丹花在古代社会中的地位和意义。只今老病陪少年,驽骑何能追骏鞚。
(翻译)现在老了病了陪伴年轻人,劣马怎么能追赶好马的驰骋。
(注释)只今,现在。老病,年老体弱疾病缠身。陪,陪伴。少年,年轻一代。驽骑,劣马。何能追,怎么可能追上。骏鞚,骏马的缰绳。
赏析: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的衰老和无力感。他觉得自己已经年老体弱,疾病缠身,无法再像年轻人那样奔跑和追求。同时,他也意识到自己的劣马也无法追赶上骏马的驰骋。这种对比和自谦的情感在诗中得到了体现。便将花裓问天女,欲返田园寻二仲。
(翻译)就请花衣询问仙女,想要返回田园寻找两位兄弟。
(注释)花裓,指穿着花朵的衣服的人。天女,指仙女。问,询问。返田园,返回田园。寻二仲,寻找两位兄弟。
赏析:诗中提到了与仙女的对话以及回归田园的想法。这种幻想性的表达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此花含笑我不言,且插一枝风帽重。
(翻译)花儿含笑我不说,只是把一枝插在我的风帽上。
(注释)此花,指牡丹花。含笑,微笑的样子。说,说话。插一枝,将一枝插在帽子上。风帽,随风飘扬的帽子。
赏析: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欣赏和内心的平静。他虽然没有说出自己的想法,但仍然选择将这朵花插在自己的风帽上,以此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和自己的内心平静。这种表达方式既简洁又富有诗意,使得整首诗更加优美和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