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将妇妻作男子,数少更及羸老身。
尪残病疾不堪役,室中长女将问亲。
暴吏入门便驱去,脱尔恐为官怒嗔。
纽麻缠腰袍印字,两胫束布头裹巾。
冥冥东西不能辨,被驱不异犬豕群。
到官未定已催发,哭声不出心酸辛。
负米出门时相语,妻求见夫女见父。
在家孤苦恨竛竮,军前死生或同处。
冰雪皲瘃遍两脚,悬泪寻亲望沙漠。
将军帐下鼓无声,妇人在军军气弱。
星使奔问来几时,下令仓黄皆遣归。
闻归南欲奔汉界,中途又为西贼窥。
悽恻自叹生意促,不见父夫不得哭。
一身去住两茫然,欲向南归却望北。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的作品,题目为《兵馈行》。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兵馈行(译文):士兵将妇妻作为男子来供应军需。
注释:这里的“兵”指的是征募的士兵,“馈行”则是指军队行军时携带给养。尽将妇妻作男子,数少更及羸老身。(译文:妻子和孩子都变成了男子,年幼的和体弱的都被征召去当兵。)
注释:“尽”表示全部、无一幸免,“数少”指年轻力壮者被征召,而“更及”意味着连老弱病残也被卷入。尪残病疾不堪役,室中长女将问亲。(译文:那些身体残疾疾病的人不能服役,家中的长女将要询问家人的下落。)
注释:“尪残”形容人因残疾而不能从事劳动,“病疾”可能指身体上的疾病或精神上的疾病。暴吏入门便驱去,脱尔恐为官怒嗔。(译文:残暴的官吏一进门就驱赶他们离开,担心他们会因为反抗而受到官员的愤怒斥责。)
注释:“暴吏”指的是残暴无情的官吏,“嗔”在这里是责备的意思。纽麻缠腰袍印字,两胫束布头裹巾。(译文:他们用麻绳缠绕腰部,穿上有印记的衣服,双脚缠着布,头上包着布巾。)
注释:“纽麻”即用麻绳捆绑,“缠腰”表示用麻绳绕腰部以保护身体,“袍印字”可能是指衣服上有标识,表明身份和任务。冥冥东西不能辨,被驱不异犬豕群。(译文:在混乱之中,东西南北都不能辨认,被驱赶的感觉就像一群没有主人的狗和猪一样。)
注释:“冥冥”形容环境混乱,难以辨识方向,“犬豕群”则形容被驱使的人群如同没有主见的动物一般。到官未定已催发,哭声不出心酸辛。(译文:官员尚未决定是否接纳,他们已经开始催促出发,他们的哭泣声却从不曾传出,心中充满了悲伤。)
注释:“到官未定”表示还没有确定接收这些人的决定,“催发”则表示被催促出发。负米出门时相语,妻求见夫女见父。(译文:背起粮食准备离家的时候相互交谈,妻子想要见到丈夫,女儿想要见到父亲。)
注释:这里的“负米”可能指的是带着食物或生活必需品,“相语”表示相互交谈。在家孤苦恨竛竮,军前死生或同处。(译文:在家时感到孤独痛苦,生死存亡或许都要与对方一起度过。)
注释:“竛竮”可能是形容极度痛苦的样子,“死生”表示生命的存亡。冰雪皲瘃遍两脚,悬泪寻亲望沙漠。(译文:双脚被冰雪冻伤,泪水挂在脸上,寻找亲人的目光投向沙漠。)
注释:“冰雪皲瘃”形容双脚冻裂疼痛,“悬泪寻亲望沙漠”则表示思念亲人的心情和目光所向。将军帐下鼓无声,妇人在军军气弱。(译文:将军的帐篷里没有战鼓的声音,军中的妇人显得气息较弱。)
注释:“将军帐下鼓无声”可能是指军队的气氛紧张或战事不利,而“妇人在军军气弱”则描绘了军中妇女的虚弱状态。星使奔问来几时,下令仓黄皆遣归。(译文:星夜传令询问何时可以归来,命令下达后匆忙地让他们回去。)
注释:“星使”指的是迅速传递信息的使者,“仓黄”则形容匆忙紧急的情况。闻归南欲奔汉界,中途又为西贼窥。(译文:听到可以回南方的消息后,打算奔往汉界,但中途又被西方的贼寇侵犯。)
注释:这里提到了两种可能性,一是返回南方,二是前往汉界的路线上被西贼袭击。悽恻自叹生意促,不见父夫不得哭。(译文:内心悲痛,感叹人生短暂,见不到自己的父母和丈夫无法哭泣。)
注释:“悽恻”描述了内心的悲痛感,“生意促”可能是指生命有限而时间宝贵。一身去住两茫然,欲向南归却望北。(译文:独自一人身处两地,既想向南回归却又向北眺望。)
注释:“去住两茫然”表达了作者对于身在何处、心思何在的迷茫和无奈。
整体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位被迫入伍的家庭妇女的视角,展现了战争给普通人带来的苦难。诗中的“妇”和“男”,以及“家”与“战场”的对比,深刻反映了战争中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动荡不安。同时,也表现了这位妇女对于家庭的眷恋以及对生存挣扎的感慨。这首诗情感真挚,具有高度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