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兵赤子满潢池,渤海龚生真吏师。
欲使循良买牛犊,会须哀痛问疮痍。
东南王气虽方振,西北流民自可悲。
七万虎狼皆敛戢,庙堂还有阿谁知。

次衡州二首

弄兵赤子满潢池,渤海龚生真吏师。欲使循良买牛犊,会须哀痛问疮痍。东南王气虽方振,西北流民自可悲。七万虎狼皆敛戢,庙堂还有阿谁知。

诗句释义

  1. 弄兵赤子满潢池:描述混乱中的年轻人如同泛滥的河水一样,使得局势变得更加混乱。这里的“弄兵”指的是年轻人参与政治或军事事务的行为,而“赤子”则是指这些年轻人,他们可能因为缺乏经验或判断力而导致国家陷入混乱。
  2. 渤海龚生真吏师:这里提到了一个名叫“龚生”的人物,他被视为真正的官员和智者,能够有效地处理国家事务。这个人物的存在象征着希望和指导,为混乱中的国家提供了稳定的力量。
  3. 欲使循良买牛犊:这句诗表达了一种理想状态,即希望有像“循良”(守法良善)的人出现,通过他们购买牛犊(象征性地比喻为提供帮助)来解决问题。这种表述强调了对有能力、有责任感人士的呼唤,期待他们能够带来秩序和安定。
  4. 会须哀痛问疮痍:这里提到“哀痛问疮痍”,意味着在面临问题和创伤时需要表现出同情和理解。这是对当前社会状况的一种呼吁,要求人们以更加人性化的方式对待他人的问题,而不是冷漠或忽视。
  5. 东南王气虽方振:这里的“东南王气”可能指的是东南方向的政权或势力正在兴起或恢复。虽然这看似是一个积极的现象,但同时也隐含着不稳定因素,如可能引发新的冲突或动荡。
  6. 西北流民自可悲:描述了西北地区的民众处于困境之中,暗示了这一地区可能存在的社会和经济问题。这不仅是对西北地区人民的同情,也反映了国家整体面临的挑战,需要关注并解决这些问题。
  7. 七万虎狼皆敛戢:这里的“虎狼”象征着那些凶猛、危险的力量或人,而“敛戢”则是收敛、停止的意思。这表明在国家的某些领域内,之前存在的紧张或冲突已经得到缓解,国家开始寻求和平与稳定。
  8. 庙堂还有阿谁知:最后一句表达了一种疑问,即在国家的最高层(庙堂),是否有人真正了解当前的形势和问题。这种疑问可能源于对现状的担忧或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赏析

这首诗深刻地描绘了当时社会的多面性和复杂性。通过对“弄兵”“渤海龚生”等关键词的使用,李纲不仅展现了国家所面临的挑战,还表达了他对理想治理者的期望,即能够平息动乱、恢复社会秩序的关键角色——“渤海龚生”。

诗中通过对比东南王气的崛起与西北流民的困境,展示了国家的分裂与不均衡发展。这不仅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状况,也暗示了未来可能出现的冲突。此外,诗中的“哀痛问疮痍”表达了对人民苦难的深切关怀。这种从上至下的关注体现了诗人对人民福祉的重视,以及希望通过改革实现社会稳定的强烈愿望。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复杂的政治和社会现象,还传达了作者对于国家未来发展方向的深刻思考。通过这样的文学表达,李纲希望能够唤起人们的共鸣,促进社会的整体和谐与进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