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绕屋水侵篱,拙计何妨与世违。
窗有残灯供夜读,瓶无储粟补朝饥。
日长门巷荆枝合,岁暮风霜塞雁归。
白首重来耆旧尽,馀年从此永相依。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和先兄孚甫书寄》中的一部分。下面是逐句的释义以及相关的赏析:

  1. 青山绕屋水侵篱,拙计何妨与世违。(注释)“青山”和“水侵篱”描绘了一个静谧而美丽的田园风光。在这里,诗人表达了他宁愿选择与世隔绝,过着清贫的生活,也不愿随波逐流。

  2. 窗有残灯供夜读,瓶无储粟补朝饥。(注释)尽管生活清贫,但诗人并没有放弃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在夜晚,他借着残灯继续阅读书籍,而在清晨,则依靠瓶中的储备粮食来满足自己最基本的需求。

  3. 日长门巷荆枝合,岁暮风霜塞雁归。(注释)随着时间的流逝,春天渐渐过去,夏天来临,门前的荆树已经合拢,冬天来临,风雪覆盖了整个村庄,大雁南归。这些景象都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季节的变化。

  4. 白首重来耆旧尽,馀年从此永相依。(注释)岁月不等人,诗人感慨自己已经到了晚年,那些曾经的老友都已经不在了。然而,即使如此,他仍然希望余生能够与这些老朋友永远相伴。

赏析: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对人生态度和友情珍视的诗。诗人通过描绘田园风光、读书场景、季节变迁等元素,表达了他对清贫生活的热爱和对知识的尊重。同时,他也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感慨以及对友情的珍视。整首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豁达的人生态度和深厚的人情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