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本是凡人做,悟者何难。名利如山。隔断神仙路往还。
谢师指教生死限,长在心间。长在心间。十二时中不暂闲。
【注释】
真人:道家称得道之人为真人。本,本来。悟者:觉悟了道理的人。何难:有什么困难。谢师:指谢绝世俗的名利和官场。指教:指点、开导。生死限,即生命的极限或限度。十二时:古人将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谢世前写的绝命词,表现了他对人世的厌倦和对超脱尘世的向往。全词语言质朴,意境幽深。
“真人本是凡人做,悟者何难”二句,写诗人对人生的独特理解。他认为人与神仙本来没什么不同,只要觉悟了道理,就没有什么难以办到的事。这既是对人生的一种肯定,也是对现实的一种批判。
“名利如山,隔断神仙路往还”二句,进一步说明人与神仙的区别并不在于有无名利,而在于有无觉悟。有觉悟的人,即使身处名利场中,也如同在仙境一样,可以自由自在地来往无碍。这种境界,只有悟透了道理的人才能达到。
“谢师指教生死限,长在心间”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死亡的认识。他认为生死是一种自然规律,不必过于忧虑。而且,只要心中存有对超脱尘世的向往,那么,无论何时何地,他都可以安然面对。这是对生死的一种豁达态度,体现了一种超越生死的精神境界。
“十二时中不暂闲,此生终待死来休”二句,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于生死的态度。他认为人的一生应该像昼夜一样,不断循环往复。在这个过程中,虽然有时会感到疲惫,但只要心中有追求,就可以不断地向前推进。这是一种乐观的人生态度,也是对生死的一种豁达理解。
这首词通过对人生、生死的深刻思考,表达了作者对于超脱尘世的向往和对于生命意义的追求。其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深远悠长,是一首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