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社谈经阅几年,住山活计尽随缘。
衔花百鸟未忘物,露地白牛谁着鞭。
得计深居餐老柏,勿疑古涧与寒泉。
他时要伴芸庵隐,竿木逢场不离禅。

这首诗是送给随公的,诗中表达了作者对随公的敬意和期望。下面我将逐句翻译并加上注释:

送随公

  • 莲社谈经阅 : 在莲社中谈论佛教经典多年。
  • 住山活计 : 居住在山林中,过着隐居生活,一切事务都顺其自然。
  • : 鸟嘴叼住。
  • 未忘物 : 没有忘记自己是一个有生命的个体。
  • 露地 : 在露天的地方,比喻自由自在。
  • 白牛 : 白色的牛,这里比喻随公的清贫。
  • 谁着鞭 : 谁给这只白牛套上缰绳?
  • 得计深居餐老柏 : 找到了合适的位置,就安心地住下来,吃着古老的柏树。
  • 勿疑 : 不要怀疑。
  • 古涧与寒泉 : 古代的山涧和清凉的泉水。
  • 他时 : 将来。
  • : 陪伴。
  • 芸庵隐 : 隐居的地方,这里指随公的家。
  • 竿木逢场不离禅 : 遇到合适的场合就不离禅。

译文

莲社中谈论佛经多年,你隐居山林,一切顺其自然。你像鸟一样自由自在,不忘记自己是一个有生命的个体。在露地,你就像那白牛一样,没有受到束缚。你得到了合适的位置,安心地住下来,吃着古老的柏树。不要怀疑,古代的山涧和清凉的泉水。将来,当你想要陪伴随公的时候,可以到他的家,那里的竹林和清泉都适合修行。遇到合适的场合,就不离禅。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通过描绘随公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随公的敬佩和祝福。诗中的“衔花百鸟未忘物,露地白牛谁着鞭”形象生动,通过百鸟和白牛两个意象,展现了随公的悠然自得和超脱世俗的态度。而“得计深居餐老柏,勿疑古涧与寒泉”则表达了随公对于隐居生活的理解和追求,强调了内心的平和与自然的联系。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哲理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