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扶残醉渡溪桥,饮散南园夜寂寥。
炬火照山疑犯斗,松风动地欲平潮。
观河自叹尘容老,就日那能鬓雪消。
煨芋拥炉谈妙道,阶梯佛祖直须超。

让我们逐句解读这首诗:

  1. 又扶残醉渡溪桥,饮散南园夜寂寥。
  • “又扶残醉”表示诗人又一次喝醉酒的状态,“残醉”指的是醉酒未尽。
  • “渡溪桥”指诗人在夜晚走过溪流上的桥。
  • “饮散南园”描绘了诗人离开南边的园林,可能是因为饮酒过多或感到寂寞。
  • “夜寂寥”描述了夜晚的寂静和冷清。
  1. 炬火照山疑犯斗,松风动地欲平潮。
  • “炬火照山”形容火炬的火焰照亮了山峰。
  • “疑犯斗”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光明与自然现象的不解和怀疑,可能因为觉得火光过于明亮而与自然规律不符,类似于天上的星星被认为违反了自然规律(犯斗)。
  • “松风动地”形象地描绘了风吹过松林时产生的声响,好像要平息海面的波涛一样。
  1. 观河自叹尘容老,就日那能鬓雪消。
  • “观河”可能是在河边观看,或者是指看着河水。
  • “自叹尘容老”表示诗人感叹自己的容颜如同尘土一般衰老。
  • “就日”意味着靠近太阳,但这里更可能是指接近太阳的时间。
  • “鬓雪消”暗示着岁月无情,人的鬓发如白雪一样渐渐消失。
  1. 煨芋拥炉谈妙道,阶梯佛祖直须超。
  • “煨芋”是把芋头放在火上烤的意思,这里的“煨”可能是动词,表示烹饪的方式。
  • “拥炉”可能是指围坐在火炉旁取暖或讨论事情。
  • “谈妙道”表示通过交谈深入探索佛教的微妙之处。
  • “阶梯佛祖”可能是指修行之路,通往佛陀的道路。
  • “直须超”意味着必须超越这些障碍或达到更高的境界。

我们进行诗句的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夜晚独自行走的场景,以及他对大自然的观察和思考。诗中的意象丰富,既有自然界的元素如山、树、风、水,也有人的情感体验如孤独、感慨和追求。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时间流逝和修行的哲学思考。整体上,这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画面感,让人仿佛置身于诗人的心境之中,感受到他的孤独与哲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