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扶残醉渡溪桥,饮散南园夜寂寥。
炬火照山疑犯斗,松风动地欲平潮。
观河自叹尘容老,就日那能鬓雪消。
煨芋拥炉谈妙道,阶梯佛祖直须超。
让我们逐句解读这首诗:
- 又扶残醉渡溪桥,饮散南园夜寂寥。
- “又扶残醉”表示诗人又一次喝醉酒的状态,“残醉”指的是醉酒未尽。
- “渡溪桥”指诗人在夜晚走过溪流上的桥。
- “饮散南园”描绘了诗人离开南边的园林,可能是因为饮酒过多或感到寂寞。
- “夜寂寥”描述了夜晚的寂静和冷清。
- 炬火照山疑犯斗,松风动地欲平潮。
- “炬火照山”形容火炬的火焰照亮了山峰。
- “疑犯斗”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光明与自然现象的不解和怀疑,可能因为觉得火光过于明亮而与自然规律不符,类似于天上的星星被认为违反了自然规律(犯斗)。
- “松风动地”形象地描绘了风吹过松林时产生的声响,好像要平息海面的波涛一样。
- 观河自叹尘容老,就日那能鬓雪消。
- “观河”可能是在河边观看,或者是指看着河水。
- “自叹尘容老”表示诗人感叹自己的容颜如同尘土一般衰老。
- “就日”意味着靠近太阳,但这里更可能是指接近太阳的时间。
- “鬓雪消”暗示着岁月无情,人的鬓发如白雪一样渐渐消失。
- 煨芋拥炉谈妙道,阶梯佛祖直须超。
- “煨芋”是把芋头放在火上烤的意思,这里的“煨”可能是动词,表示烹饪的方式。
- “拥炉”可能是指围坐在火炉旁取暖或讨论事情。
- “谈妙道”表示通过交谈深入探索佛教的微妙之处。
- “阶梯佛祖”可能是指修行之路,通往佛陀的道路。
- “直须超”意味着必须超越这些障碍或达到更高的境界。
我们进行诗句的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夜晚独自行走的场景,以及他对大自然的观察和思考。诗中的意象丰富,既有自然界的元素如山、树、风、水,也有人的情感体验如孤独、感慨和追求。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时间流逝和修行的哲学思考。整体上,这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画面感,让人仿佛置身于诗人的心境之中,感受到他的孤独与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