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江定佳处,放艇得幽寻。
直上云根径,尽行霜叶林。
昔人非避世,此地可钩深。
何物能熏染,幽禽亦好音。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情况。这是一道综合性学习题,要求考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从修辞、表现手法的角度进行赏析。解答此类题目,需要考生准确细致地把握诗歌的内容、情感以及表达的手法,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

“次涪陵游北岩寺伊川谪居尝传易于此有钩深堂鲁直名且书之故寺有四贤像伊川鲁直康节尹和靖”,这是首联,“次涪陵游北岩寺”,诗人在游览北岩寺时,看到有伊川先生的遗迹,于是他想起伊川先生曾经在这个地方隐居过,并且还在那里建了一座钩深堂。“次”,停留之意;“北岩寺”,指北岩寺遗址;“钩深堂”,是伊川先生的旧宅。所以这一句的意思是:我来到涪陵游览北岩寺的时候,看到了伊川先生当年居住的地方,于是想起了他以前在这里隐居的情景,并且还在那里建了一座钩深堂。

“隔江定佳处,放艇得幽寻。直上云根径,尽行霜叶林”,这是颔联,“隔江定佳处”意思是说,江边的风景十分迷人,让人流连忘返。“隔江”即江岸。“定佳处”即确定一个好地方。“放艇得幽寻”意思是说,我乘着船在江中游玩,寻找着一处幽美之处。“艇”,就是小船。“放艇”即放船。“幽寻”即幽雅的游玩。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江岸风景十分迷人,让我流连忘返,我乘着我的小舟在江中游玩,寻找着一处幽雅之处。

“昔人非避世,此地可钩深。”是颈联,“昔人非避世”意思是说,伊川先生并不是为了躲避世俗而隐居在此的。“钩深”即钩沉。“此地可钩深”意思是说,这里可以深入探讨学问。这两句的意思是说:伊川先生不是为了躲避世俗才来到这里隐居的,而且这个地方还可以深入探讨学问。

“何物能熏染,幽禽亦好音。”是尾联,“何物能熏染”意思是说,没有什么可以染人的东西,但是这里的环境却很清幽。“幽禽”是指鸟儿。“亦好音”意思是说,这里的鸟儿也很悦耳动听。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没有什么能够染人的东西,但是这里的环境却很清幽,而且这里的鸟鸣也十分悦耳动听。

【答案】

次涪陵游北岩寺伊川谪居尝传易于此有钩深堂鲁直名且书之故寺有四贤像伊川鲁直康节尹和靖

隔江定佳处,放艇得幽寻。

直上云根径,尽行霜叶林。

昔人非避世,此地可钩深。

何物能熏染,幽禽亦好音。

译文:

我来到涪陵游览北岩寺的时候,看到了伊川先生当年居住的地方,于是想起了他以前在这里隐居的情景,并且还在那里建了一座钩深堂。

江岸风景十分迷人,让我流连忘返,我乘着我的小舟在江中游玩,寻找着一处幽雅之处。

伊川先生不是为了躲避世俗才来到这里隐居的,而且这个地方还可以深入探讨学问。

没有什么能够染人的东西,但是这里的环境却很清幽,而且这里的鸟鸣也十分悦耳动听。

赏析:

这首诗描写的是诗人游览北岩寺时的所见所闻,抒发了自己对于自然景色的喜爱之情。全诗语言流畅清新,意境优美恬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