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年前窆,功曹身姓余。
元嘉两行字,败甓八分书。
富贵念犹在,子孙今已无。
痴人不修省,视此意何如。

癸丑季春上洲颓岸出败冢,冢中有砖云元嘉二十二年七月二十六日余功曹冢后世子孙长兴富贵宜赊因题数句

八百年前窆,功曹身姓余。

元嘉两行字,败甓八分书。

富贵念犹在,子孙今已无。

痴人不修省,视此意何如。

注释:癸丑季春:春季的开始,指农历二月或三月。上洲颓岸出败冢:山崩露出古坟。颓岸,倒塌的山崖。

冢,坟墓。败冢,指古代的坟墓。

冢中:古墓中。

砖云:用砖刻的字,说明墓主人是位官吏,并且有官职。

余功曹:功曹是汉代官名,主管军务,这里指的是墓主人。功曹,即有功之吏的意思。

余:我。

元嘉两行字:元嘉是南北朝宋文帝刘骏的年号(公元424年—公元453年),两行字,表示墓主人的姓名和生卒年。

“元嘉”二字为墓主人的姓氏,“两行字”为他的姓名。

败甓八分书:意思是墓主人的墓碑是用砖刻成的,字体是八分体,也就是隶书的一种写法,八分书是汉代的书体。

富贵念犹在,子孙今已无:意为墓主人生前很富有,但他去世后,他的子孙们已经没有了。

痴人不修省:意思是无知之人,不懂得反思和学习。

视此意何如:意思是看着这个,你认为怎么样?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范成大游览南京城东的石头城时所作。当时正值仲春时节,诗人登上石头城,发现一破败的古坟,并题诗一首。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变迁、功名富贵以及人生无常的思考。

诗人通过描绘古坟的景色,引出了对历史的回忆。诗人站在石头城上,眺望远方,发现一座古坟出现在视野中。这座古坟是元嘉年间(公元424年—公元453年)的墓葬,墓主是一位名叫余功曹的人。诗人通过描述古坟的景象,暗示了时间的流转和历史的变迁。

诗人通过描述墓主的姓名和生卒年,揭示了墓主曾经拥有过的权力和地位。然而,这种权力和地位并未能延续到墓主的子孙身上。诗人通过这一对比,表达了对功名富贵的感慨。

诗人通过对墓主墓碑的描述,揭示了墓主生前的富贵与荣耀。诗人指出墓主的墓碑是用砖刻成的,字体是八分体,这种书体在当时是非常流行的。诗人还提到,墓主的墓碑上的字迹已经被岁月磨灭,只剩下一些模糊的痕迹。这进一步强调了墓主的荣耀已经不复存在,而他的子孙们也已经失去了这份荣耀。

诗人通过询问后人对于这件事的看法,表达了自己的疑问和困惑。诗人认为,后人应该对这件事情进行思考和反省,而不是简单地接受或者否定。诗人通过这一结尾,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无常和社会变迁的深刻思考。

这首诗通过描绘石头城的景色、揭示古坟的历史背景、反映墓主的命运以及引发后人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于历史、人生和文化的深刻理解和感悟。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南宋时期社会动荡、文人关注现实问题的特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