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风蔼蔼动祥烟,此日祥鸾下九天。
已共清秋却残暑,更同苍柏享长年。
琼枝自出尘嚣外,宝月常临雨露前。
□问当筵何所颂,人间今日地行仙。

诗句解析:

  1. 和风蔼蔼动祥烟 - 描述春风温柔地吹拂,带来了吉祥的烟雾。
  2. 此日祥鸾下九天 - 指这一天,象征祥瑞的鸾鸟飞临九天之上,寓意好运与尊贵。
  3. 已共清秋却残暑 - 已经度过了炎热的夏天,迎来了凉爽的秋天。
  4. 更同苍柏享长年 - 如同苍劲的柏树一样,享受着长寿的时光。
  5. 琼枝自出尘嚣外 - 形容树枝如琼玉般洁白,远离尘世的喧嚣。
  6. 宝月常临雨露前 - 月亮像宝物一样明亮,总是出现在雨露之前,暗示其珍贵和美好。
  7. □问当筵何所颂 - 此处“□”可能为误植,应为“谁”,询问在座的宾客将如何颂扬此情此景。
  8. 人间今日地行仙 - 形容今天的场景仿佛是人间仙境,令人仿佛在仙境中行走。

译文:
春风轻拂带来吉祥的烟雾,在这美好的一天,祥瑞之鸾高飞至九重天。
已经度过炎热的夏天,迎来清新宜人的秋天,更似那苍松翠柏享受着岁月的悠长。
树枝洁白如玉,远离尘世的喧哗,月光明亮,常照在雨露之前。
请问在座的各位宾客,将怎样颂扬这美妙的景象?今日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和丰富的意象,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首句以春风、祥烟开篇,营造出一种温馨而祥和的氛围;接着以“祥鸾”、“清秋”、“苍柏”等自然元素,展现了一幅宁静致远的画面;最后一句通过“地行仙”的形象,强化了整首诗的仙境氛围。整体上,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精彩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