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暑薰炙人,安梦不得长。
忽蒙千里风,慰此六尺床。
高梧舞清影,上悬明月光。
初知枕簟稳,未厌尘土忙。
中宵有臭虫,其大如蛣蜣。
排闼触屏帐,怒欲凌空翔。
熟视不得名,但见两翼张。
本草所不载,尔雅所未详。
夏虫盛百族,此物尤猖狂。
东窗不得睡,幸无疾病妨。
惜哉有知物,点污此微凉。
人生要更事,美恶无不尝。
悉除粪壤念,顿悟服食方。
去为千丈松,凛然冲雪霜。
慎勿学瓜瓠,置身篱落傍。
【注释】
(1)残暑:夏天的暑气未消尽。薰炙人:炎热使人感到难受。
(2)安梦:安稳地睡觉。
(3)忽蒙:忽然间受到。
(4)慰此:安慰我。六尺床:形容床矮。
(5)高梧:高大的梧桐树。清影:影子清晰明亮。
(6)初知:初次知道。枕簟(zhěn diàn):枕头和竹席,这里指卧具。稳:舒适、安逸。
(7)尘土忙:忙于打扫尘土。
(8)臭虫:一种有臭味的昆虫。排闼(tà chuán):推开门。触屏帐:触摸屏风上的帷帐。
(9)怒欲凌空翔:好像要飞起来似地扑向帷帐。凌空翔:飞起来。
(10)熟视不得名:仔细一看,也认不出它的名字。
(11)本草:古代药书。所不载:未曾记载过。
(12)尔雅:古代的词典或解释性文典。《尔雅》是《尔雅》的省称,为古代解释字词的文献。《尔雅》中也有关于臭虫的记载。
(13)夏虫:喻指夏天的虫,这里指臭虫。盛百族:种类繁多。
(14)猖狂:放肆,任意妄为。
(15)东窗:东方的窗户,借指房间的一角。不得睡:睡不着。
(16)幸:幸好。无疾病妨:没有疾病妨碍睡眠。
(17)惜哉:可惜呀!有知物:懂得事物。点污:玷污。微凉:凉爽。
(18)人生要更事:人生的体验要多得多。更事:经历事情多。
(19)美恶无不尝:无论是美好还是丑恶,都经历过。
(20)去为千丈松:像松树一样挺拔高耸。凛然冲雪霜:气势威严,不受寒冷侵袭。
(21)慎勿学瓜瓠:千万不要像瓜、葫芦之类那样低矮、软弱。
【赏析】
这是一首记叙诗,描写作者在炎热的夜晚,被臭虫打扰,不能安眠的情景,并由此抒发对生活的认识和感慨。全诗采用白描手法,通过一系列形象生动的画面,将诗人的遭遇与感受表达出来,既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也反映了他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反抗。
开头两句写天气炎热,使人难以入睡的情景;“忽蒙千里风”一句,写出了作者在炎热之中,突然得到一阵清风,使他感到欣慰;接着写风声惊动了屋内的蚊虫,使作者难以入睡。最后两句以“慰此六尺床”作结,暗示出这种失眠是由于蚊虫扰人所致,从而表明了诗人对蚊虫的厌恶之情。这四句诗把蚊虫扰人的情节写得生动传神,使读者仿佛看到了一幅蚊虫飞舞,令人不安的图景。
中间四句写蚊虫的外貌与习性。“高梧舞清影,上悬明月光。”两句写月光下,高大的梧桐树的影子清晰地映在地上,月光从树叶间穿过,洒在地面上,形成一片光斑,这些光斑随着风吹动而晃动,犹如一群蚊子在水中游动。“初知枕簟稳,未厌尘土忙”,这两句则描绘了蚊虫在蚊帐中活动的情况。它们在蚊帐中来回穿梭,忙碌不停。作者在这里用“初知”一词,表示自己对蚊虫的出现并不感到惊讶;用“未厌”一词,表示自己虽然讨厌蚊虫,但并不厌恶它们的忙碌和喧闹。这两句诗不仅表现了作者对蚊虫的厌恶之情,而且通过对蚊虫活动的描绘,使读者更加清楚地感受到了蚊虫带来的烦躁和不快。
“中宵有臭虫,其大如蛣蜣”。这里用了两个典故,分别指臭虫和蜣螂(俗称甲虫)。这两个动物都是昆虫界的庞然大物,它们的出现无疑会增添作者的烦恼。然而,作者并没有因此而感到厌烦或愤怒,反而以轻松的口吻描述了这些臭虫和蜣螂的存在。“排闼触屏帐,怒欲凌空翔”,这两句诗描绘了这些臭虫和蜣螂在蚊帐中的活动情况。它们推开蚊帐的门扇,爬进了蚊帐内,然后爬到了床上,准备在那里停留一段时间。当它们发现有人在床上时,便愤怒地想要跳出来飞走。然而,由于蚊帐过于简陋,无法阻挡它们的翅膀扇动,所以它们只能在蚊帐内挣扎、扑腾,直到力竭为止。这一部分通过具体的动作描绘,使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臭虫和蜣螂的形象和动作。
接下来两句,作者以自己的亲身体验来进一步描绘这些臭虫和蜣螂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了哪些不便:“熟视不得名,但见两翼张。”这两点诗表达了作者对臭虫和蜣螂的厌恶情绪。他虽然仔细观察了很久,但仍然无法确定这些臭虫和蜣螂的具体名字,只知道它们是两种非常丑陋的昆虫。同时,他也注意到了这两种昆虫的特点。臭虫和蜣螂都有着长长的翅膀和强壮的身体,它们在蚊帐中来回穿梭,忙碌不停。这些细节描写使得读者更加能够感受到作者对臭虫和蜣螂的厌恶之情及其带来的不便和困扰。
“本草所不载”一句中的“本草”是指古代的药物学专著。这句话表明作者已经查阅了有关书籍,但是仍然不知道这些臭虫和蜣螂的名字和特性。这两句诗不仅表现了作者对臭虫和蜣螂的厌恶之情,而且也体现了他对于生活中的种种困难和问题缺乏了解和认识。
“夏虫”两句则是对臭虫和蜣螂的生活习性的一种比喻。这里的“夏虫”指的是在夏天出现的虫子,而“盛百族”则表示种类非常多。这句诗的意思是说,臭虫和蜣螂就像夏天里的虫子一样繁多多样,而这种繁多多样的生活习性正是它们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原因。
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生活现象的无奈和感叹。他认为,尽管人们应该尊重自然规律和生物多样性,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常常忽视了这一点。因此,我们应该时刻警惕自己的行为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并采取积极措施来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
最后两句是对整个夜晚经历的一个总结和反思。“去为千丈松,凛然冲雪霜”两句中的“千丈松”指的是高大的松树,而“凛然冲雪霜”则形容松树不畏严寒、傲然挺立的姿态。这里的松树象征着那些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人们。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未来的展望和信心。他希望自己能够像那些高大挺拔、不畏艰险的松树一样坚强不屈、勇往直前,迎接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和机遇。
“慎勿学瓜瓠”一句则是对那些软弱无能、依赖他人的人们的警示。这里的瓜瓠指的是瓜类植物和葫芦等,它们通常比较脆弱、低矮。这两句诗告诉人们不要像瓜瓠那样软弱无能、依赖他人的力量而没有自己的主见和勇气。只有具备独立自主的品质和能力,才能够在人生中取得成功和进步。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优美,通过一系列生动的形象和画面,将作者的经历和感受表达得淋漓尽致。同时,它也提醒人们要关注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并勇于面对挑战、追求自己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