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书来稍稀,叔也经月病。
微官自拘束,归兴复未定。
谁能相劳苦,颇亦奉朝请。
安身子有道,可保在不竞。
宁闻郑子真,肯待当世聘。
张钱平生欢,未贵渠有命。
旧交馀此人,岂减昔日盛。
夏郎来几时,问学当转胜。
高风陨寒梧,相助笔锋劲。
同归定何日,不必有三径。
相从说平生,保此一室静。

【译文】

寄给你计议的弟弟张彦实,钱元成,夏庭列。

远地来信渐稀少,我叔父已经月余病。

微官自拘束,归兴复未定。

谁能相劳苦,颇亦奉朝请。

安身有道法,可保在不竞。

宁闻郑子真,肯待当世聘。

张钱平生欢,未贵渠有命。

旧交馀此人,岂减昔日盛。

夏郎来几时,问学当转胜。

高风陨寒梧,相助笔锋劲。

同归定何日,不必有三径。

相从说平生,保此一室静。

【赏析】

《寄计议弟张彦实钱元成夏庭列》,这首诗是诗人对弟弟的思念之情。诗中既有对弟弟的关怀,也有对他们未来命运的担忧和忧虑。全诗情感深沉,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亲人的深厚情感和对人生命运的感慨。

首句“寄计议弟张彦实、钱元成、夏庭列”,直接点明了诗人要寄出的信件对象,即他的三个弟弟张彦实、钱元成、夏庭列。这三位弟弟都是诗人的至亲好友,他们在诗人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第二句“远书来稍稀,叔也经月病”,表达了诗人对弟弟们的思念之情。由于距离遥远,书信往来变得稀少,而诗人自己也已经很久没有见过他们了。这种距离感和时间流逝的感觉,使得诗人更加渴望与兄弟们团聚。

第三句“微官自拘束,归兴复未定”,则是诗人对自己的生活状态的描述。作为一个官员,他不得不遵守规章制度,过着一种充满束缚的生活。而他对回家的期待又充满了犹豫和不确定,因为家庭的琐事和责任让他无法轻易离开。

中间四句“谁能相劳苦,颇亦奉朝请;安身子有道,可保在不竞”,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兄弟之间相互扶持的期望。他认为,只要有兄弟在身边,就能共同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而他也相信,只要保持健康的心态和生活方式,就能确保自己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

最后两句“宁闻郑子真,肯待当世聘;同归定何日,不必有三径”,则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向往和对未来的期待。他认为,真正的朋友应该能够彼此理解和支持,而不是仅仅为了利益而交往。而对于未来的归家之路,他并不关心是否有三径通幽的美好环境,而是更看重能与兄弟们再次团聚的时刻。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描写诗人对兄弟们的思念之情以及对生活的感悟和期待,展现了诗人内心的丰富世界和对亲情友情的珍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