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我家壁上六幅图,淡墨寒烟半江水。上有巉然十二峰,乃似突兀当空起。
幽花妩媚闭泥土,乱石峥嵘入荆杞。巫山县下水到天,神女庙前江接连。
溪流去与飞瀑乱,屋角却对寒崖悬。阳台昨梦不知处,只今饥鸦迎客船。
饥鸟受食不肯去,舟子欣然得神护。晓镜新妆敛旧屏,亦有馀红点荒树。
病夫坐稳便幽禅,每见此画心茫然。文章事业已罢倦,少日气味无寅缘。
楚王不作宋玉死,莫雨朝云千万年。
以下是《巫山图歌》逐句的释义:
- 君不见我家壁上六幅图:
- 意境描述:诗人首先描绘了自己家中墙壁上挂着的六幅画,这些画作用淡墨勾勒,给人一种清冷而宁静的感觉,仿佛整个画面都笼罩在半江水雾之中。
- 文化内涵:这种描绘方式不仅反映了画家对山水画技法的高超掌握,也暗示了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境。
- 淡墨寒烟半江水:
- 情感表达:通过淡墨描绘出江水的寒冷与朦胧,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面对这幅画时的心境,或许是对远方的思念或是某种淡淡的忧愁。
- 审美感受:这种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的深刻感悟和高超的艺术造诣,同时也传达了一种宁静致远的人生态度。
- 上有巉然十二峰:
- 形象刻画:山峰陡峭峻拔,如同直接耸立于天空中的巨石,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巫山十二峰的奇特之美。
- 象征意义:十二峰不仅是自然界的奇观,也象征着人生中不可多得的品质和经历,如坚定、刚毅等。
- 乃似突兀当空起:
- 动态描绘:山峰直入云霄,给人一种突兀而起、势不可挡的力量感,仿佛天地间的一切都为之让路。
- 视觉冲击:这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不仅让人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同时也激发了人们对自由和力量的追求。
- 幽花妩媚闭泥土:
- 细腻描写:花朵虽生于泥土之中,却能展现出一种不屈的姿态,仿佛在向世界宣告其独特的美丽和生命力。
- 象征意义:这朵花不仅仅是自然的一部分,更是坚韧不拔、即使在困境中也能绽放光彩的象征。
- 乱石峥嵘入荆杞:
- 自然景观:石头的形状各异,有的像荆条一样细长,有的像杞木一样粗壮,这些石头共同构成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
- 艺术表现:这样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细致观察,也体现了他对绘画技巧的精进和对自然美的深刻理解。
- 巫山县下水到天:
- 地理特征:巫山县以其壮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底蕴著称,这里的山水画无疑是对这一自然美景的真实写照。
- 文化价值:通过对巫山山水的描绘,诗人不仅展示了自己的艺术才华,也表达了对这片土地深厚的感情和敬意。
- 神女庙前江接连:
- 历史背景:巫山神女庙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个著名景点,这里流传着许多关于神女的动人故事。
- 文化意蕴:诗人在这里描绘了江流与庙宇之间连绵不断的景色,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是对古代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发扬。
- 溪流去与飞瀑乱:
- 自然生态:溪流与瀑布的交织流动,形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展现了大自然的活力和多样性。
- 艺术表现:诗人通过这样的描绘,不仅表达了自己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也体现了他对绘画技巧的精湛掌握。
- 屋角却对寒崖悬:
- 地理位置:诗人通过描绘屋角与寒崖相对的景象,不仅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孤寂的氛围,也表达了对人生孤独或离愁的情绪。
- 情感寄托:这样的场景引发了人们对于生命、爱情和友情的种种思考,也让人们更加珍视生活中的每一份温暖和关爱。
- 阳台昨梦不知处:
- 情感体验:诗人通过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表达了对那段逝去岁月的怀念和留恋。
- 哲学思考:这段回忆也引发了人们对于人生无常、时间易逝的感慨,提醒人们要珍惜眼前的幸福时光。
- 只今饥鸟受食不肯去:
- 生态描写:饥饿的鸟儿受到食物的诱惑,但它们却坚守岗位,不愿离去,这种景象生动地展现了动物的生存状态和坚韧精神。
- 生活启示:诗人以此比喻人应该保持勤劳和坚持,无论面临怎样的困难和挑战,都要勇往直前、不屈不挠。
- 舟子欣然得神护:
- 人际关系:诗人通过描绘船夫受到神灵庇佑的情景,不仅展现了他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也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
- 生活哲理:这段描写传递了一个重要的生活哲学——在面对困境时,保持乐观的心态、相信自己的力量,往往能够战胜困难、迎来转机。
- 晓镜新妆敛旧屏:
- 个人修养:诗人通过描绘自己早晨整理妆容、收起旧物的场景,不仅展示了他注重仪表和整洁的习惯,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认真态度。
- 自我反省:这个行为也暗示了诗人对自己过去行为的反思和总结,提醒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也要注重内心的修养和提升。
- 病夫坐稳便幽禅:
- 修行寓意:诗人将自己比作“病夫”,坐在安静的环境中修禅,这不仅体现了他对佛教修行的虔诚和投入,也表达了他在困境中寻求心灵的慰藉和平静的愿望。
- 生活态度:这种修行方式也鼓励人们在生活中保持一颗平静的心态,通过内省来寻找真正的幸福和满足。
- 每见此画心茫然:
- 审美体验:诗人每次看到这幅画都会感到心旷神怡、心灵得到了净化和升华,这种美好的体验让他深感震撼和感激。
- 艺术感染力:这种感受也表明了艺术作品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和启发性,能够触动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绪。
- 文章事业已罢倦:
- 职业感悟:诗人感叹自己在文学创作方面已经没有了年轻时的热情和干劲,这既包含了对自身创作的反思,也反映了对人生态度和价值观的转变。
- 人生选择:这种转变也提示人们在追求事业成功的同时,也要注重身心健康和个人价值的实现。
- 少日气味无寅缘:
- 青春回忆:诗人回忆起年轻时的激情和冲动,那时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对梦想的追求。
- 人生感慨:如今回想起来,那种激情似乎已经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淡去,这让诗人不禁感慨人生的变迁和无常。
- 楚王不作莫雨朝:
- 政治抱负:诗人表达了自己对楚国王政的失望和不满,认为统治者不应该沉湎于享乐、忽视国家大计。
- 历史反思: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对历史兴衰的思考,警示人们不要重蹈覆辙,而是要以国事为重、奋发有为。
- 莫雨朝千万年:
- 自然规律:诗人用“莫雨朝”这个意象来强调时间的无情和自然法则的不可抗力。
- 人生哲思:同时,这也传达了一种深刻的人生哲理——在面对自然的无常时,人类应当学会顺应自然、尊重自然的发展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