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襄阳,天岂肯、付之荆棘。宸算定、图回三载,一新坚壁。狼吻不甘春哨衄,马蹄又踏寒滩入。向下洲、一鼓扫群胡,三军力。
连帅是,并州绩。宾佐有,雍丘逖。赖阴人成事,同心却敌。见说陈尸三十里,投鞍委甲如山积。待老臣、为作岘樊铭,劖诸石。
【诗词】
满江红·其一得襄阳捷
千古襄阳,天岂肯、付之荆棘。宸算定、图回三载,一新坚壁。狼吻不甘春哨衄,马蹄又踏寒滩入。向下洲、一鼓扫群胡,三军力。
连帅是,并州绩。宾佐有,雍丘逖。赖阴人成事,同心却敌。见说陈尸三十里,投鞍委甲如山积。待老臣、为作岘樊铭,劖诸石。
【注释】
- 千古:指历史上很久远的。
- 天:上天或国家的意思。
- 宸(chén)算:帝王的深谋远虑。
- 图:计划、打算。
- 狼吻:形容敌人像狼一样凶猛地进攻。
- 春风哨:形容春天里的战斗声势浩大。
- 三载:三年。
- 并州绩:平定并州的战功。
- 宾佐:辅佐的人,这里指将领和幕僚。
- 阴人:暗中帮助的人。
- 岘(jiàn)樊:地名,在今湖北襄阳市东南。古代诗人多在这里留下题咏,如《襄阳耆旧传》记载:“襄阳南有岘山,汉末建安初,襄阳太守庞德公登岘山作歌。”
- 劖(xiè):刻,凿。
【赏析】
本词是岳飞创作的一首咏史词,抒发了作者对历史英雄岳飞的赞美之情。全词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展现了岳飞收复襄阳的胜利,以及他忠诚、勇敢的形象。
首句“千古襄阳,天岂肯、付之荆棘”直接点明主题。这里的“千古”,指的是历史上很久远的事情,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接着,作者用“天岂肯、付之荆棘”来表达自己的疑问,为什么上天要让自己面对如此艰难的困境。这一句充满了对历史英雄岳飞的崇敬之情。
第二句“宸算定、图回三载,一新坚壁”则进一步展现了岳飞的决心和勇气。这里的“宸算”是指皇帝的深谋远虑,而“图回三载”则表示决心要改变现状。最后一句“一新坚壁”则描绘了岳飞收复襄阳后,重新建立坚固的防线的情景。
接下来的两句“狼吻不甘春哨衄,马蹄又踏寒滩入”则描述了战争的残酷和艰难。这里的“狼吻不甘”和“春风哨”都形象地描绘了敌人的凶猛,而“马蹄又踏寒滩入”则表现了战争的艰辛。这几句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现了岳飞收复襄阳的艰难过程。
接下来的句子“向下洲、一鼓扫群胡,三军力”则描绘了岳飞如何以强大的力量,一举扫平敌人。这里的“向下洲”和“一鼓扫群胡”都形象地展示了岳飞的英勇和智慧。最后一句“三军力”则强调了岳飞的力量和勇气。
最后两句“连帅是,并州绩;宾佐有,雍丘逖”则进一步展现了岳飞的功绩和才能。这里的“连帅”和“宾佐”都是指岳飞手下的将领和幕僚,他们都有着出色的表现和能力。最后一句“赖阴人成事,同心却敌”则表明这些将领和幕僚都是岳飞的得力助手,共同完成了这次胜利。
这首词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岳飞的英雄事迹的赞美,展现了岳飞的忠诚、勇敢和智慧。它不仅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敬仰,也体现了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同时,这首词的语言简练、形象生动,给人以深刻的感受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