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自何来,深雪里、南枝先白。伊祁氏、一番陶冶,千林香色。弱柳眼回青尚浅,小桃腮晕红将入。笑渠侬、剪彩与裁花,夸闺德。
九十日,春还客。数千里,官为役。看时来、雁随云去,鱼从冰出。一脉流通天造化,三杯扶植身关尺。对东皇、太乙续离骚,需词伯。
【诗句释义】
春自何来,深雪里、南枝先白。伊祁氏、一番陶冶,千林香色。弱柳眼回青尚浅,小桃腮晕红将入。笑渠侬、剪彩与裁花,夸闺德。
九十日,春还客。数千里,官为役。
看时来、雁随云去,鱼从冰出。一脉流通天造化,三杯扶植身关尺。对东皇、太乙续离骚,需词伯。
注释:
- 春自何来:春天是从哪里来的?
- 深雪里、南枝先白:在深深的雪地里,南边的树枝最先变白。
- 伊祁氏:古代的一个姓氏或家族。
- 一番陶冶:经过一番培养和熏陶。
- 千林香色:指山林中各种树木散发出来的香气和色彩。
- 弱柳眼回青尚浅:嫩绿的小柳眼尖,但还显得有些青涩。
- 小桃腮晕红将入:小桃花的脸颊被染上了一层红色,即将绽放。
- 笑渠侬、剪彩与裁花:嘲笑那些只懂得剪彩和裁剪花朵的人。
- 九十日,春还客:九十天过去了,春天仍然像客人一样迟迟不来。
- 数千里,官为役:几千里远的地方,因为公务而不得不远行。
- 看时来、雁随云去,鱼从冰出:看到大雁随着云影飞去,鱼儿从冰下跃出。
- 一脉流通天造化:一种自然的脉络,象征着天地间的造化之妙。
- 三杯扶植身关尺:用三杯酒来支撑自己的身体,比喻自己能够承受得住生活的艰辛。
- 对东皇、太乙续离骚:面对着东方的天空,想象着太乙星继续创作《离骚》。
赏析:
这是一首咏梅的诗,诗人以梅花自喻,借梅花来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情怀。全诗以梅花为线索,通过对梅花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坚韧不拔、高洁傲岸的品质。
首句“春自何来”,诗人提出了一个看似简单却充满哲理的问题。这里的“春”并不是指自然界的春天,而是诗人心中的春天。诗人通过提问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于春天到来的期待和疑惑。
次句“深雪里、南枝先白”,诗人描绘了梅花在冰雪覆盖的环境中依然傲然挺立的景象。这里的“南枝”指的是梅花树的主干,而“白”则形容了梅花的洁白无瑕。通过这一景象,诗人表达了梅花不畏严寒、迎风傲雪的品质。
第三句“伊祁氏、一番陶冶”,诗人引用了伊祁氏这一典故,赞美梅花经过精心培育后散发出的美丽香气。这里的“一番陶冶”暗示了梅花经过了长时间的培养和熏陶,才能成为如此美丽的存在。通过这一典故,诗人表达了对梅花的赞赏之情。
接下来的两句“弱柳眼回青尚浅,小桃腮晕红将入”,诗人分别描绘了柳树和小桃树的娇嫩形象。这些形象与梅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进一步衬托出梅花的高洁品质。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细腻观察和深刻理解。
诗人以“笑渠侬、剪彩与裁花”一句,嘲笑那些只懂得修饰外表,而不注重内在修养的人。这里的“渠侬”指的是那些自以为是的人,而“剪彩与裁花”则暗示了这些人的虚伪和做作。通过这一讽刺,诗人表达了对于真诚和真实的追求。
接下来两句“九十日,春还客”和“数千里,官为役”,诗人描述了自己在春天到来之际仍然无法回家的情景。这里的“春还客”意味着春天虽然已经到来,但自己却像客人一样无法归家。而“官为役”则暗示了自己为了公务不得不远离家乡。通过这两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于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于公务的压力和无奈。
紧接着,“看时来、雁随云去,鱼从冰出”,诗人以大雁和鱼儿为例,表达了对于时光流逝的感慨。这里的“时来”意味着时机的到来,而“雁随云去”和“鱼从冰出”则分别暗示了大雁和鱼儿离开的场景。通过这两组意象的对比,诗人表达了对于美好时光逝去的惋惜和无奈。
最后两句“一脉流通天造化,三杯扶起身关尺”,诗人以天象和酒量来象征自己的胸怀和气魄。这里的“一脉流通”暗示了天地间的一种自然规律或大道,而“三杯扶起”则暗示了自己能够承受得住生活的艰辛。通过这两组意象的叠加,诗人表达了自己豁达的人生态度和坚定的意志。
整首诗通过咏梅这一主题,展现了诗人坚韧不拔、高洁傲岸的品质和对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公务压力的无奈。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