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如知止。看尽世间无可喜。心热生风。王老门前问仲通。
六经如酒。一句中人仁者寿。仁道伊何。要处还他静处多。
【注释】
- 不如知止:不如(知道)停止。
- 看尽世间无可喜:看遍了世间没有值得高兴的事情。
- 心热生风:内心激动、愤怒,容易生气。
- 王老门前问仲通:在王老先生家门前去问仲通。
- 六经如酒: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像美酒一样。
- 一句中人仁者寿:一句话就能理解的人,是仁者(有道德修养的人),这样的人长寿。
- 要处还他静处多:重要的时刻还是保持安静的好。
【赏析】
这是一首抒发作者对人生感悟的诗歌,表达了他对世间万物的看法和态度。
首句“不如知止”表明诗人认为最好的生活状态就是懂得知足常乐,不要贪得无厌。这反映了一种中庸之道的思想,即在人生的各种诱惑面前,要有自制力,知道什么该追求,什么该放弃。
第二句“看尽世间无可喜”,进一步说明了作者对于世间万物的态度,他认为生活中没有值得高兴的东西,只有平淡和真实才是最真实的美好。这也暗示了人生的无奈和无常,我们无法控制生活中的所有事情,只有接受并享受当下才是最重要的。
第三句“心热生风”,描绘了内心的激动和愤怒容易引发问题的情况。这说明了情绪对人的影响非常大,如果一个人不能控制自己的情感,那么他的生活就会受到影响。这也是为什么诗人在这里提出“知止”的重要理由。
第四句“王老门前问仲通”,则展现了诗人的求知欲望。他想要了解更多的知识,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情况。这种求知欲望也是人类进步的动力之一。
第五句“六经如酒”,比喻说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像美酒一样,需要慢慢品味才能领略其中的精髓。这里的“六经”指的是儒家经典,也代表了中国的传统学问。这个比喻强调了阅读经典的重要性和耐心,同时也表达了对知识的尊重和珍惜。
最后的第六句“一句中人仁者寿”,意味着一个人如果能在重要时刻保持冷静和智慧,那么他就能长寿。这里的“中人”指的是能够理解道理的人,而“仁者”则是指有道德修养的人。这句话鼓励人们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智慧,这样他们才能在生活中获得真正的快乐和幸福。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比喻,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态度,也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化中对于中庸和智慧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