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田绕山脚,江水何可作。
车轮十丈围,飞湍半天落。
雁翅插修筦,随流得深酌。
升降岂无势,长江怒相薄。
有如万夫力,欢呼倾众壑。
曾不舍昼夜,美源终未涸。
人间有机事,由来生巧恶。
善彼汉阴老,忘怀抱纯朴。

注释:

水车:古代灌溉农田用的机械。

山田绕山脚,江水何可作。山田环绕在山脚下,江水如何能用来灌溉呢?

车轮十丈围,飞湍半天落。水车有车轮十丈的直径,江流湍急如同从天上泻下来。

雁翅插修筦,随流得深酌。大雁的翅膀像插入了长柄的酒杯,顺着水流可以喝到很深的水。

升降岂无势,长江怒相薄。水流上升或下降,难道没有力量吗?长江奔腾澎湃,猛烈地冲击着堤岸。

有如万夫力,欢呼倾众壑。就像有万夫之力,欢呼声震耳欲聋,倾倒了众多的山谷。

曾不舍昼夜,美源终未涸。我日夜不停地工作,美丽的水源始终没有干涸。

人间有机事,由来生巧恶。人间有了各种事情,因为人们追求巧诈。

善彼汉阴老,忘怀抱纯朴。善待那汉阴老人,忘记自己的纯朴本性。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水利灌溉的诗,通过生动的形象描绘了水车的强大作用和人们辛勤劳作的场景。

首句“山田绕山脚,江水何可作”写农田环绕在山脚下,而江水却无法灌溉农田。这里用反问的手法,表达了人们对水资源的渴望。

次句“车轮十丈围,飞湍半天落”则形象地描绘了水车的巨大力量,车轮十丈的直径,使得江水湍急如泻。这里的“飞湍”二字,形象地描绘了江水的湍急,让人仿佛听到了水流的声音。

三、四两句“雁翅插修筦,随流得深酌”则是对第二句的进一步描绘。大雁的翅膀插在长柄的酒杯中,随着水流喝到深深的泉水。这里的“深酌”二字,既形容了泉水的甘甜,也表现了人们的辛勤劳作。

接下来的五、六两句“升降岂无势,长江怒相薄”则描绘了水流的升沉,以及江水奔腾澎湃的景象。这里用了“怒相薄”来形容江水的汹涌澎湃,让人感受到了江水的力量和激情。

最后两句“有如万夫力,欢呼倾众壑”则是对前面诗句的总结。这里用“万夫力”来形容水车的威力,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水车的喜爱和赞美。而最后的“欢呼倾众壑”则形象地描绘了人们欢呼雀跃的情景,让人感受到了他们的欢乐和满足感。

整首诗通过对水车的描述,展现了人们勤劳智慧的一面,同时也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