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卧不知觉,窗悬寒日初。
矧伊夜来雨,溪声到吾庐。
故人挽我出,忽枉天际书。
跻险敢自休,青山转篮舆。
相逢竹间寺,共撷园中蔬。
残僧谁在亡,奄忽十载馀。
茗果话畴昔,新晴报钟鱼。
东雷亦已鸣,百草苕颖舒。
奈何与之子,齿发日夜疏。
眷此不能发,牵衣更踌蹰。
明朝各回首,世事将焉如。
同张昌时宿高明寺
幽卧不知觉,窗悬寒日初。
矧伊夜来雨,溪声到吾庐。
故人挽我出,忽枉天际书。
跻险敢自休,青山转篮舆。
相逢竹间寺,共撷园中蔬。
残僧谁在亡,奄忽十载馀。
茗果话畴昔,新晴报钟鱼。
东雷亦已鸣,百草苕颖舒。
奈何与之子,齿发日夜疏。
眷此不能发,牵衣更踌蹰。
明朝各回首,世事将焉如。
注释:
- 幽卧:安静地躺着。
- 窗悬:窗外悬挂着。
- 寒日初:清晨的阳光。
- 矧伊:何况。
- 溪声:水流的声音。
- 故人:老朋友。
- 挽:拉。
- 跻(jī):登,登山。
- 篮舆:篮子车,一种古代的交通工具。
- 竹间寺:竹林旁边的寺庙。
- 茗果:茶和果品。
- 畴昔:过去的日子。
- 百草:各种草木。
- 苕颖:苕(táo)的嫩芽或幼苗,比喻草木。
- 眷此:怀念这些。
- 踯蹰(zhíchú):来回走动、徘徊。
- 明朝:明天。
赏析:
这是一首写与友人相聚的诗。诗人在幽静的山林中与友人共同度过了一个宁静而美好的夜晚,次日早晨又一起攀登高峰,欣赏到了美丽的山川景色。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诗人不禁感叹与故人的相聚时光过得如此短暂,仿佛只是昨日之事。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首句“幽卧不知觉,窗悬寒日初”描绘了诗人在安静的夜晚里独自休息的情景,窗外初升的晨光映照在窗户上,给寂静的夜晚增添了一抹温暖的气息。第二句“矧伊夜来雨,溪声到吾庐”则通过描述夜晚的雨声引入,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感受。第三句“故人挽我出,忽枉天际书”进一步描绘了与友人相聚的情景,他们相互扶持着走出屋子,收到了远方朋友的消息。第四句“跻险敢自休,青山转篮舆”则表现了攀登山峰时的勇敢与坚定,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第五至第八句“相逢竹间寺,共撷园中蔬。残僧谁在亡,奄忽十载馀。茗果话畴昔,新晴报钟鱼。”描述了与友人在竹林间的相遇以及共同采摘园中蔬菜的场景。第九至第十句“东雷亦已鸣,百草苕颖舒。奈何与之子,齿发日夜疏。”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飞逝的感慨,他感叹与友人的相聚时光过得如此迅速,以至于连自己的牙齿和头发都在不断地变稀。最后两句“眷此不能发,牵衣更踌蹰。明朝各回首,世事将焉如。”表达了诗人对过往时光的留恋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生活的种种不确定和忧虑。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悠远,充满了对友情和时光的感慨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