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柳蝉嘶,采菱歌断秋风起。晚云如髻。湖上山横翠。
帘卷西楼,过雨凉生袂。天如水。画楼十二。有个人同倚。

【注释】

点绛唇 :词牌名。又名《凤栖梧》、《锁阳台》。双调,六十三字,上片四仄韵,下片六平韵。

高柳蝉嘶:高高的柳树枝条上,知了鸣叫不停。

采菱歌断秋风起:在湖中采摘菱角的人们唱歌的声音中断了,秋风吹来,树叶飘落,发出萧萧的声响。

晚云如髻:傍晚的白云,形状像美人头上的发髻。

山横翠:山上的树木郁郁葱葱,一片绿色。

帘卷西楼:帘子卷起,向西边的楼台望去。

天如水:天空的颜色像清亮的湖水一样。

画楼十二:有十二座装饰华丽的楼台。

赏析:

“高柳蝉嘶”二句,写秋景。首句以“高柳”起笔,点明时间是在秋天,时序为初秋。第二句写风物,“蝉嘶”写出天气炎热,“采菱歌断秋风起”又见风凉之候。“采菱”是古代女子的一种劳作,“歌断”说明天气已经转凉。“晚云如髻”二句写晚景,“晚云”是说云色变幻多端,犹如美女头上盘曲的头发。而“如髻”则突出晚云的形状,形象生动。“湖上山横翠”,描写的是晚秋湖上的风景。“横翠”是说青山倒映在湖水之中,色彩斑斓,美不胜收。“过雨凉生袂”,描绘了作者在风雨过后,站在楼台上,感受到一阵清凉之感,于是将衣袖展开的情景。这两句诗通过景物的变化,展现出一幅美丽的画面,令人流连忘返。

“帘卷西楼,过雨凉生袂。”

“帘卷西楼”,指的是诗人来到西边的楼台,看到楼上的景色。“过雨凉生袂”则是说经过一场大雨之后,空气中充满了清新的气息,诗人感到一种凉爽的舒适感。这里的“凉生袂”不仅仅是指身体上的凉爽,更是一种心灵上的愉悦和满足。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享受之情。

“天如水。画楼十二,有个人同倚”

“天如水”形容天空清澈明亮,如同流动的水一样。“画楼十二”则是指楼台上的建筑,每座都是精心雕刻而成,宛如一座座精美的艺术品。“有个人同倚”中的“个”字,在这里可能是通假字,与前面的“人”相对应。整句诗描述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诗人站在楼上,欣赏着周围的美景,心中充满了愉悦和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