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见中秋,急载酒、登楼邀月。谁料得、狂风作祟,浮云为孽。孤负阑干凝望眼,不教宝鉴悬银阙。但筵前、依旧舞腰斜,歌喉咽。
阴与霁,圆并缺,难指准,休分别。况赏心乐事,从来磨折。常把一尊陪笑语,也胜虚度佳时节。怪坡仙、底事太愁生,惊华发。
【诗句释义】
中秋时节,我邀请茶漕两位使者一起赏月,却因狂风作祟,浮云阻挡,未能如愿。筵前依旧有歌舞表演,歌喉哽咽,舞姿斜飘。
阴天或晴天,圆缺难分辨;尽管赏心乐事,也难免遭遇磨折。常与友人把酒言欢,比空度佳节更有意义。怪那些坡仙太愁生,惊白首华发。
【译文】
中秋佳节邀茶漕二使者共赏明月,却因狂风作祟、浮云阻挡而未能如愿。席间仍有人舞蹈歌唱,歌声悲咽,舞姿飘零。
天气阴晴不定,月亮有时圆有时缺,难以捉摸,也不必过分在意。虽然有赏心乐事,但难免遭遇磨折和挫折。常与朋友把酒言欢,比起虚度光阴更加有意义。怪那些坡仙太忧愁,令人惊白发已生。
【赏析】
全篇通过描绘中秋赏月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人生无常的无奈。诗中运用了比喻、象征等手法,将自然界的变化与人的情感变化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哲理和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