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卧元龙百尺楼。眼高照破古今愁。若不擎天为八柱,且学鸱夷,归泛五湖舟。
万里西南天一角,骑气乘风,也作等闲游。莫道玉关人老矣,壮志凌云,依旧不惊秋。

【注释】

元龙:三国时陈登字元龙,曾卧于床上。后以“元龙”指代高士。

百尺楼:指高楼上的眺望台或观景楼阁。

眼高:目光远大。

古今愁:从古至今的忧愁。

擎天:托起天空。八柱:古代帝王所乘之舆,象征国家的支撑。

鸱夷:古代一种袋子,用皮革制成,用来装物,后来用作官名。归泛五湖舟:指隐退后驾一叶扁舟,泛游江湖。

西南天一角:指西边的天空。角:角落、边沿。

骑气:乘风疾行之意。

玉关: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老矣:年纪大了。

壮志凌云:指壮志豪情直冲云霄。

【赏析】

这首词上片写词人对隐居生活的感受和追求,下片则写隐居后的生活。全词意境开阔,气势雄放,表达了词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起句“休卧元龙百尺楼”,点出隐居之地。“元龙”一词典出自《三国志·吴书·周瑜传》,东汉末年名将孙策手下的将领周瑜年轻时有抱负,自称能建功立业,但因受孙权猜忌,最终抑郁而终。词人借用此典,表明自己虽不能与古人相比,但也要像古人一样保持高洁的节操。

“眼高照破古今愁”,意为胸怀宽广,目光远大,能够穿透古今的忧愁。这一句表达了词人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理解,也体现了他超脱世俗的精神风貌。

“若不擎天为八柱,且学鸱夷,归泛五湖舟”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隐居生活的场景。词人不愿像古人那样依附权势,而是效仿鸱夷,选择隐居的方式过一种自由自在的生活。同时,他也渴望像屈原那样,回到五湖之中泛舟游玩。这里,词人通过对屈原的引用,表达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和人生追求。

下片开头“万里西南天一角”,描绘了词人远离尘世,身处山水之间的宁静画面。“骑气乘风,也作等闲游”,表达了词人在大自然中的畅快淋漓,享受着自由自在的生活。

最后两句“莫道玉关人老矣,壮志凌云,依旧不惊秋”则是词人的豪言壮语。他虽然已经年迈,但仍然保持着雄心壮志,不畏岁月流转。这一句表达了词人对自己一生的自信和对未来的坚定信念,也体现了他超然物外、独立自强的精神风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