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胶扰扰几时休,一出山来不自由。秋水观中山月夜,停云堂下菊花秋。

随缘道理应须会,过分功名莫强求。先自一身愁不了,那堪愁上更添愁。

诗句释义

  • 胶胶扰扰几时休:形容生活的纷扰不断,没有尽头。“胶”指黏合,比喻束缚;“胶胶”形容纠缠不休,“扰扰”指纷乱。整句表达生活的困扰无穷尽。

  • 一出山来不自由:离开山林后,感觉到生活的限制和束缚更多了。这里的“出山”可能指的是离开官场或进入社会,意味着从安逸转向责任和压力。

  • 秋水观中山月夜:描述在秋水中观赏明月的夜晚。这里的“秋水”可能象征着清澈的心境或情感状态,“观山”则可能是在山上观看远处的景象,而“月夜”强调了宁静与深远。

  • 停云堂下菊花秋:在停云堂下赏菊,感受秋天的凉爽和菊花的美丽。这句通过自然景物表达了内心的平和与欣赏。

  • 随缘道理应须会:按照事物的自然规律去理解和适应,不要过分强求。“随缘”是佛教中的一种修行方法,意指顺应自然、不强求事物。

  • 过分功名莫强求:不要过分追求功名利禄,应顺应自然规律。这里的“功名”通常指社会地位和个人成就,“莫强求”则是告诫人们不要过度执着于名利。

  • 先自一身愁不了:首先自己就有许多忧愁,无法摆脱。“先自一身”指个人自身,暗示诗人感到内心充满烦恼。

  • 那堪愁上更添愁:更不用说还有更多的忧愁让人更加难受。“那堪”表示难以忍受,“愁上更添愁”意味着已有的忧愁还未解决,又增加新的忧愁。

    译文

    生活的纷扰无穷,一旦离开熟悉的环境(如山林)便感受到更大的约束。(出山即指进入社会)在静谧的月光之下观赏秋水和山色,在停云堂前欣赏菊花之美。(秋天的菊花)顺应自然的道理需要领悟,对于名利的追求不应过于强烈。(先自一身)已经有很多忧愁缠身,更难以承受的是,这些忧愁还在不断增加。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远离尘嚣的士人,在自然美景中寻求心灵的平静。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哲学的深刻思考,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