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风月,少年歌舞,老去方知堪羡。叹折腰、五斗赋归来,问走了、羊肠几遍。

高车驷马,金章紫绶,传语渠侬稳便。问东湖、带得几多春,且看凌云笔健。

《鹊桥仙·席上和赵晋臣敷文》是南宋豪放派词人辛弃疾的作品。以下是这首词的逐句释义、译文以及赏析:

诗句详解

  1. 少年风月:描述了年轻时的生活与情感,充满了浪漫与激情。
  2. 少年歌舞:指年轻时的欢乐时光,充满了歌舞和欢声笑语。
  3. 老去方知:表达了年老时对年少时的怀念与感慨。
  4. 堪羨:羡慕之情,表达了对青春时光的无限向往。
  5. 叹折腰:感叹自己因生活的压力而弯腰,形象地描绘了辛弃疾对现实的无奈。
  6. 五斗赋归来:用“五斗”作为比喻,表达了辛弃疾对于仕途的失望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7. 问走了:询问何时能够摆脱世俗的束缚,追求自由的人生。
  8. 羊肠几遍:形容道路曲折蜿蜒,暗示人生之路的艰难与不易。
  9. 高车驷马:形容豪华的出行方式,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富贵与繁华。
  10. 金章紫绶:指官职和荣誉,象征着权力和地位。
  11. 凌云笔健:形容文笔雄健有力,能够超越云霄,表达出作者的自信与豪情。

译文

少年时期,我们追逐着风花雪月,歌舞升平;随着岁月的流逝,我们渐渐明白,曾经的那份美好已经难以再觅。感叹着为了生活而不得不低头,回忆起那些曾经走过的曲折道路。乘坐着华丽的车辆,驾驭着四匹马拉的马车,享受着金章紫绶带来的荣耀和稳定,我向你发出邀请,让我们在东湖边畅谈,看看你那凌云的文笔是否依旧矫健如初。

赏析

此词通过对比少年与老年的生活,表达了辛弃疾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他以豪放的笔触描绘了自己年轻时的风光无限,同时也透露出对现实压力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通过对“高车驷马”、“金章紫绶”等象征富贵与权势的描绘,辛弃疾展现了自己的社会地位和成就。而结尾部分,通过与友人在东湖边畅谈的情景,表达了他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全词意境宏大,情感深沉,展现了辛弃疾作为词人的才华和他对人生的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