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歌白纻,吴衫白纻,只爱吴中梳裹。
十年四度到京华,才一霎、樽前同坐。
秋娘声价。
泰娘声价,风韵当年须过。
迢迢明月碧罗天,谁伴取、张星一个。

【注释】

《鹊桥仙·席上赠伎张伴月》:这是一首送别词。吴歌白纻,指唐代苏州的民间歌曲;吴衫白纻,形容其服饰洁白。“只爱吴中梳裹”,指女子喜欢用吴地生产的白色梳妆打扮。“十年四度到京华”,指她多次来到京城。“才一霎、樽前同坐”,指她在短暂的时间内便与词人一起饮酒作乐。“秋娘声价”,指她演唱的歌声。“泰娘声价”,指另一名女艺人。“风韵当年须过”,指她们当年风韵都超过当时的人。“迢迢明月碧罗天”,指她们在明亮的月光下,像仙女一样飘荡在空中。“谁伴取、张星一个”,指她们是和张伴月一起飘荡的,而张伴月则独自留在了这里。

【赏析】

此词写吴歌女张伴月来京,为友人饯别时的情景。上片写其美貌动人,多才多艺,下片写其在京生活及与友人相聚之欢,结句点明其为张星之友,突出其友情深厚。全词语言流畅,意境优美,情感真挚,表达了词人对张伴月的深情厚谊。

这首词是作者为友人饯行之作。上片写其美貌动人,多才多艺,下片写其在京生活及与友人相聚之欢,结句点明其为张星之友,突出其友情深厚。全词语言流畅,意境优美,情感真挚,表达了词人对张伴月的深情厚谊。

词的上阕开头三句:“吴歌白纻,吴衫白纻,只爱吴中梳裹。”说的是这位美女来自苏州,她的服饰纯白如雪,而且非常讲究,喜欢用吴地生产的白苎麻丝做的发髻。这里的“吴歌”即苏州一带的民歌,“白纻”指白苎麻,也就是白色的麻布。这句的意思是:我赞美你的美丽,就像赞美苏州的歌一样,赞美你的衣著如同苏州的麻布一样洁白无瑕。这两句是对这位女子外貌特征的描写,同时也暗含对她的赞美,表现了她美丽、纯洁、高雅的气质。接着,词人又写道:“十年四度到京华,才一霎、尊前同坐。”意思是:她在北京已经来了四次,每次都是短暂的停留,每次只在一起喝酒聊天。这两句是对这位女子生活经历和性格特点的描写,表现出了她的坚韧不拔和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最后,词人又写道:“秋娘声价,泰娘声价,风韵当年须过。”这两句是对两位女子的比较和评价。秋娘指的是那位美丽的女子,泰娘则是指另一位才华横溢的女子。这两句是说她们两人的歌声都非常动听,而她们当年的风采更是无与伦比。这两句是对两位女子的赞美和敬仰,也是对她们各自特点的客观评价。

下阕开头两句:“迢迢明月碧罗天,谁伴取、张星一个。”意思是:在这皎洁的明月高悬的天空下,有谁能陪伴张星度过这美好的时光呢?这里的“张星”应该是指词人的友人张伴月。这两句话既表现了词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也流露出他对自己命运的感慨。接下来,词人写道:“遥怜谢女潇湘浦,忽到人间解佩去。”意思是:我深深怜惜那位名叫谢女的少女,她曾经在湘水之畔解下佩饰,飘然来到世间。这里的“潇湘浦”是指湖南的潇水和湘江汇流的地方,是一个美丽的地方。谢女则是一位美丽善良的女子。这两句是对谢女的赞美和怀念,同时也流露出词人对自己命运的感慨。最后,词人写道:“青鸾脉脉西飞去,空使丹砂千万斗。”意思是:那青鸾鸟脉脉含情地向西离去,空使炼丹师傅费尽千辛万苦寻找到了红砂石却无法得到它的帮助。这两句是说那位名叫青鸾的鸟儿带着脉脉含情的谢女离开了这个世界,空使炼丹师傅费尽千辛万苦寻找到了红砂石却无法得到它的帮助。这两句是对青鸾鸟和谢女的怀念和感叹,同时也流露出词人对自己命运的感慨。

整首词通过描绘张伴月的美丽、才艺、气质以及她在北京的生活经历和性格特点,表达了词人对她深深的思念和敬意。同时,也通过对两位女子的比较和评价,展示了她们各自的风采和魅力,同时也反映了她们各自的命运和遭遇。全诗语言流畅自然,意境深远优美,情感真挚感人,是一首优秀的词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