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人好种花,唯我好种竹。
所好虽不同,其心亦自足。
花止十日红,竹能经岁绿。
俱沾雨露恩,独无霜雪辱。
【注释】
- 洛人:指唐代诗人王维,字摩诘。
- 好:喜爱、喜好。
- 竹:竹子,这里比喻自己的志向。
- 所:所用。
- 心:意,内心。
- 独无:只有……没有……。
- 霜雪辱(rǔ):比喻打击、挫折。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王维在唐玄宗开元九年(公元721年)春,任监察御史出塞奉使时所作。当时正值春回大地,百花盛开,万物复苏,但作者却以“唯我”自许,表示自己只喜欢竹,对花不屑一顾。他写道:“洛人好种花,唯我好种竹。所好虽不同,其心亦自足。”表达了他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思想感情。
诗中第二句“所好虽不同”,表明了王维与别人志趣不同;第四句“其心亦自足”,则表现了他的高风亮节。
首联点明主旨,即诗人的志趣与众不同。次联进一步抒怀,写诗人虽然喜欢竹子,但并不追求荣华富贵,也不羡慕权贵之位,所以用“所好虽不同”来表达自己与一般人不同之处。第三联写竹子的特点,即竹子能经受住岁月的磨炼,始终保持着翠绿的本色。这两句既写竹又写人,既写人的志向,也写人的品节。诗人用竹喻己,说自己虽然有远大的志向和美好的品质,但不求做官,不慕荣利,甘愿清贫,所以用“独无霜雪辱”来表达这种志向。
整首诗语言朴素,意境高远,寓意深远,表达了一个志士仁人高洁的品质和崇高的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