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麦秋闽岭寒,岭头风雨荔子丹。
旧从图画见眉目,何曾生食知甘酸。
天生尤物亦甚悭,路远致之良复难。
宫中妃子一破颜,犹须驿骑来长安。
绛纱囊小欣乍识,晚上苏台醉瑶席。
人如玉笋擘轻红,诗似春云惊坐客。
书生馋相绝可怜,诵诗口角空流涎。
何时遂作七闽客,日啖玉肌三百丸。
犹胜穷愁杜陵老,暮年奔走巴山道。
万里泸戎摘荔枝,一生辛苦无人知。
注释:
- 五月:指荔枝成熟的季节。麦秋:指农历五月初,此时是荔枝丰收的季节。闽岭寒:指岭南地区天气较冷,适合荔枝生长。岭头风雨荔子丹:形容荔枝在岭头经过风雨的洗礼后,变得更加红润诱人。旧从图画见眉目:指以前看到过荔枝的画或图,现在亲自看到了荔枝的真面目,让人眼前一亮。何曾生食知甘酸:以前从未吃过荔枝,也不知道荔枝的味道是甜还是酸。天生尤物亦甚悭:形容荔枝虽然很珍贵,但也很吝啬,不轻易开放。路远致之良复难:意思是荔枝距离产地很远,很难得到,即使得到了也不易保存。宫中妃子一破颜,犹须驿骑来长安:宫中的妃子吃了荔枝之后都露出了笑容,但还是需要驿站的马匹来把荔枝送到长安。绛纱囊小欣乍识,晚上苏台醉瑶席:荔枝用红纱袋装着,刚拿出来时非常新鲜,晚上在苏州台宴席上品尝荔枝,喝得醉醺醺的。人如玉笋擘轻红,诗似春云惊坐客:形容荔枝的肉质像玉石一样细腻,红色的皮就像春天的云彩一样美丽。书生馋相绝可怜,诵诗口角空流涎:书生们因为贪吃荔枝而忘记了读书,诵读诗句时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 何时遂作七闽客,日啖玉肌三百丸:什么时候才能成为福建的客人,每天都能吃到三百个荔枝呢?
- 犹胜穷愁杜陵老,暮年奔走巴山道:尽管我现在还年轻,没有经历过贫穷和忧愁,但是到了晚年还是要奔波于巴山道上,生活艰辛。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对荔枝的喜爱,以及荔枝的美味和采摘的过程。诗人通过对荔枝的生长环境、采摘过程以及口感的描述,生动地展现了荔枝的美丽和珍贵。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