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风惊洪涛,浩荡吹海立。
迅雷忽翻空,掩耳嗟不及。
汉兵百万骑,已夺秦关入。
击石惊倒流,势若三峡急。
沧波忽喧豗,众目俱骇慄。
人言海潮来,昔为子胥屈。
谁当语冯夷,四海今已一。
王春会涂山,白玉执万笏。
江河及乔岳,祠祀已咸秩。
海神会当知,万岁拱帝室。

与同舍郎观潮分韵得还字一字江字三首

一字江字为坐客作

【注释】

  1. 一字:诗中“一字”指诗人自己。
  2. 海立:海浪高耸。
  3. 汉兵百万骑,已夺秦关入。:汉时兵马强盛,已经攻破了秦的函谷关。
  4. 击石惊倒流,势若三峡急:石头撞水发出的声音,使水流急速如三峡。
  5. 沧波忽喧豗,众目俱骇栗:波浪突然喧闹起来,人们眼睛都吓了一大跳。
  6. 人言海潮来,昔为子胥屈:有人说,海潮是因为伍子胥被冤杀后的灵魂哭泣才形成的。
  7. 谁当语冯夷,四海今已一:谁能向海神诉说这件事呢?现在四海都已经归于统一。
  8. 王春会涂山,白玉执万笏:在春天里,诸侯们聚集在涂山上,手中握着象征权威的玉笏。
  9. 江河及乔岳,祠祀已咸秩:江河和高大的山川一样,祭拜和敬仰也已经很整齐有序了。
  10. 海神会当知,万岁拱帝室:海神一定会知道这一切,万岁万岁,皇帝家的大门永远敞开。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观潮时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共三首。第一首以浪高风猛,雷声大作,汉将率兵攻取函谷关等景象,写出大海波涛汹涌,气势磅礴的景象;第二首以海水澎湃、岩石撞击激起巨浪、众目睽睽之下海水奔涌而上的场面,表现了海的神力;第三首通过伍子胥的故事,说明海潮是由于伍子胥被害而引起的,表达了对历史事件的感怀;最后两句则表明作者对国家统一的欣喜之情。整首诗歌语言流畅,意境雄浑阔大,气势恢宏壮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