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西风弄晚晴,东篱曲曲灿金英。
先生茅舍终年淡,惟有寒芳不世情。

【解析】

本词以晚秋的菊花为题,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的田园景色。全词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清雅高远,是一首写景抒情的小品文。

“落日西风弄晚晴”,描写夕阳西下,秋风习习,天高云淡,一派晚晴景象,为下文写菊作铺垫。

“东篱曲曲灿金英”,写东篱边菊花盛开,颜色如金。“曲曲”二字写出菊花在篱笆旁成簇成丛的景象。

“先生茅舍终年淡”,写先生家简陋而素朴,但主人却有高雅的情趣。

“惟有寒芳不世情”,只有这菊花能傲骨铮铮,不受世俗之尘染。

【答案】

译文:

夕阳斜照、秋风微拂,天晴气爽,篱笆边的菊花开得正旺,色彩艳丽如同金一样。先生住的茅屋虽陋,但他的生活却很平淡。唯有寒香的菊花从不随波逐流,它高洁傲岸,不被世俗所沾染。

赏析:

此词描写晚秋时节的田园景色,通过晚菊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上片起首两句,先从时间上落笔。落日西下,秋风吹过,天气变得晴朗起来,这是一天中最为宜人的时分。接下来,“弄晚晴”三字,又从视觉的角度描摹出一幅美丽的图景:天空湛蓝澄澈,朵朵白云悠悠飘浮,太阳也变得不那么灼热了,而是带着些许温柔与宁静。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的目光自然而然地转向了篱笆边的菊花。“东篱曲曲灿金英”,这里的“东篱”指代的是诗人自己的住所或庭院,而“曲曲”则形容菊花开得旺盛,一丛丛、一簇簇地铺满了整个篱笆,犹如一道道绚丽的金色花带。这两句诗不仅为我们勾勒出了一幅美丽的菊花画卷,而且通过“灿金英”这一形象生动的词语,还巧妙地传达出了诗人内心的喜悦与满足之情。

紧承上句,“先生茅舍终年淡”一句,诗人进一步描绘了自己简朴的生活方式。在这里,“先生”指的是诗人自己,而“茅舍”“淡”则分别代表了简朴和淡泊。这种生活方式虽然可能并不富裕,甚至显得有些清贫,但却能够让人感受到一种从容、淡定与超脱。同时,“惟有寒芳不世情”,这句诗更是点明了主题——只有这寒香四溢的菊花,才能超越世间的繁华俗尘,展现出它独特的魅力与价值。它不受世俗之尘染,始终保持着那份高洁傲岸的姿态,成为诗人心中最理想的隐逸伴侣。

下片前三句,诗人用简洁明快的语言,将画面再次拉近到了眼前。首先,他以“落日西风弄晚晴”作为背景,营造出了一幅宁静致远的画面;接着,“东篱曲曲灿金英”则再次强调了菊花的美丽;最后,“先生茅舍终年淡”则进一步突出了诗人的隐逸生活。然而,在这看似平凡的生活中,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与人生感悟。诗人通过对比来深化了这一主旨:“惟有寒芳不世情”,这句话既表达了对菊花的喜爱之情,又暗含了对于隐逸生活的赞赏之意。

整首词构思巧妙,语言优美,通过对晚菊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内心的世界。它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生活的感悟;既有对世俗的超脱,也有对理想境界的追求。这种独特的艺术风格使得这首词成为了中国古代文人咏菊作品中的经典之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