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里松香古寺边,岭云深处涌青莲。
何年佛始入中国,此日山移自五天。
僧定白猿吟夜月,客游苍鹫舞秋烟。
幽人最怕山归去,自宿空亭听冷泉。
飞来峰
九里松香古寺边,岭云深处涌青莲。
何年佛始入中国,此日山移自五天。
【注释】
- 飞来峰: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西北的灵隐寺旁,因从天而降、势如奔来的山峰而得名。
- 九里松香:形容寺庙周围种满了长满松针的古树。
- 岭云深处:指的是山峰之上云雾缭绕的地方。
- 涌青莲:青莲通常指莲花,这里比喻山峰之巅的青翠景色。
- 何年佛始入中国:何年佛指的是何时佛像才传入中国。这句话表达了对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的疑问和探索。
- 此日山移自五天:此日山指的是今天的山体,五天则是一个虚数,表示时间上的推移。
- 僧定白猿吟夜月,客游苍鹫舞秋烟:描绘了僧人静坐修行,白猿夜唱的情景;客人游览,苍鹫在秋天的烟雾中飞舞的景象。
- 幽人最怕山归去,自宿空亭听冷泉:幽人指的是隐居的人,他们最害怕的是山的回归,所以选择在这里过夜,独自听着清冷的泉水声。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飞来峰的描写,展现了其自然之美和历史的沉淀。首句“九里松香古寺边”便勾勒出一幅寺庙与松树相依的画面,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与和谐。接下来,“岭云深处涌青莲”则进一步描绘了山峰之巅的青翠景色,给人以美的享受。然而,诗人并未止步于此,而是通过“何年佛始入中国”提出了对佛教传播历史的好奇与探索,使得整首诗增添了一层历史的内涵。最后两句,“僧定白猿吟夜月,客游苍鹫舞秋烟”和“幽人最怕山归去,自宿空亭听冷泉”,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生动的画面,仿佛可以看到僧人在夜深人静时吟诵经文,看到苍鹭在秋天的烟雾中自由翱翔,听到了空亭中的清冷泉水声。这些画面都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