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初闻报,哀号向草堂。
相随只儿子,远和有山獐。
土沃幽宫掩,灰凝奠酒香。
孤身挥泣尽,松柏便萎黄。
【注释】挽正字南仲四首:这是诗人对友人的悼念之作。“正字”是官名,“南仲”是作者的朋友,时为正字。
一、二句:自从我初闻噩耗,哀号声便响彻草堂。
三、四句:儿子们也随同前往,而远方的山獐也遥相呼应。
五、六句:在幽宫里,土质肥沃,松柏掩映,灰烬凝结成祭酒的香气,可见其凄凉之状。
七、八句:只有我一人独自挥泪哭泣,而那苍松翠柏也为之萎黄凋零。
赏析:
《挽正字南仲》是唐代诗人王勃创作的一首悼亡诗。此诗通过诗人的想象描绘了一幅凄清哀婉的图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限伤感之情。
首联写听到噩耗时的悲痛感受:“一自初闻报,哀号向草堂。”诗人从接到讣告那一刻起,就开始感到极度的痛苦和悲伤,这种痛苦感一直延续到他到达朋友的灵堂,并在那里哀嚎着。
颔联描述诗人与朋友的儿子们一起前往悼唁的情景,以及远地的山獐也响应哀悼的声音:“相随只儿子,远和有山獐。”这里运用拟人手法,赋予山獐以情感,使其成为哀悼者的一部分。这一细节不仅表现了哀悼的广泛性,而且增强了诗句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颈联描写诗人在幽静的宫殿中,感受到的凄凉气氛:“土沃幽宫掩,灰凝奠酒香。”这两句通过对比的方式,将诗人内心的凄凉与外在的环境相对照。在这里,“幽宫”象征诗人的内心世界,而“灰凝奠酒香”则象征着死亡的悲哀和生命的无常。
尾联抒发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及对自己孤独无助的感受:“孤身挥泣尽,松柏便萎黄。”诗人独自一人面对悲痛,泪水洒尽之后,看到周围的松树和柏树也开始枯萎凋零。这里既表达了对朋友的深切怀念,又暗示了诗人内心孤独和无助的情绪。
《挽正字南仲》以其真挚的情感和细腻的描绘,成功地传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哀思与悼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