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空花熳烂,楼向雨萧条。
毒草春生瘴,蛮江晚上潮。
鱼肥堪把钓,凤去不闻韶。
万里双持节,恩波赖圣朝。
【注释】
城:指梧州。花熳烂:花盛开。楼向雨萧条:楼上的檐瓦被雨水冲刷得斑驳陆离,显得凄凉萧索。毒草春生瘴:春天里生长着毒草,使人生病,也使气候变得潮湿而多湿气。蛮江:即珠江。晚上潮:晚上时水涨,江面变宽。鱼肥堪把钓:意思是说,鱼儿肥美,可以下钩垂钓。凤去不闻韶:《韶》是《南征赋》,汉乐府名。此诗中“凤”指朝廷中的贤臣。双持节:指朝廷中有两位大臣同时持节出使。
【赏析】
《过梧州》,是唐代诗人刘禹锡贬谪途中经过梧州时写的一首诗。全诗四句,每一句都用一个地名开头,依次为“城空”、“楼向”、“毒草”、“蛮江”。这四个地名分别暗含了诗中几个重要意象,“城空”暗示了“楼向”;“楼向”暗含“毒草”;“毒草”暗含“蛮江”;最后以“蛮江”收结,又暗示了“楼向”,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循环。
首联写梧州城的景色。城空楼向雨萧条,用对比的手法来描写梧州的景物,将梧州城与京城长安相比,写出了梧州的荒凉冷落之境。
颔联是说梧州城外生长着毒性很强的草,这种草能使人生病,并使气候变得潮湿而多湿气。“瘴”在岭南一带指的是热带雨林地区,那里湿热异常,容易滋生毒草。这里的“毒草”实际上是指那些能够引发疫病的草药。因此,这两句诗实际上是表达了诗人对梧州百姓的同情和关怀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于当地自然环境的担忧。
颈联是说鱼儿肥美,可以下钓,但因为凤去了(指朝廷上的贤臣离去),所以再也听不到《南征赋》(汉乐府名)的歌声了。这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朝廷的眷恋之情,也反映了他对当地自然环境的担忧。因为梧州地处岭南地区,那里的江河常常泛滥成灾,所以这里的“潮”实际上是指洪水。因此,这句诗实际上是表达了诗人对于当地自然环境的担忧之情。
尾联是说朝廷中有两位大臣同时持节出使,他们的恩情就像圣朝一样深厚。这里的“双持节”是指朝廷中的两位大臣同时持节出使,而“恩波赖圣朝”则是指朝廷对他们的恩情如同圣朝一样深厚。这句诗既是对朝廷的颂扬,也是对自己被贬的经历的一种慰藉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