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以孝行著,还应不问唐。
可怜止辇问,何自得为郎。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契知以孝行著,还应不问唐。
可怜止辇问,何自得为郎。
译文:
贤者的孝行闻名于世,他的行为无需他人询问。
只是有一次文帝乘车经过,问冯唐说:“老臣为何还在做郎官? 家在哪里?” 冯唐回答说:“我是因为孝顺而闻名,不需要他人询问。” 文帝听后表示赞许。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冯唐的孝行,展现了其忠诚、谦逊的品质。诗中“知以孝行著”表达了冯唐因孝行闻名于世,无需他人过多询问。“可怜止辇问,何自得为郎”则描绘了文帝在听闻冯唐回答时的情景,体现了文帝对冯唐的高度评价和认可。整体来看,此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展现了冯唐的孝行与智慧,以及文帝对其的赞赏之情。
注释:
-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契》(林同):宋代诗人林同所作的一首诗。
- 天性生虽具(天性生虽具):天生的资质和本性。
- 人伦教可无(人伦教可无):人间的礼法教育也是不必要的。
- 往哉亲父子(往哉亲父子):请让我作为儿子来尽孝。
- 汝契作司徒(汝契作司徒):你应继承父亲为司徒的职责。
- 忆昨升堂拜(忆昨升堂拜):回想过去父亲教我跪拜的场景。
- 何曾有杂宾(何曾有杂宾):从未有过其他宾客在场。
- 事亡忍废礼(事亡忍废礼):遇到丧事时,也不忍废弃礼仪。
- 号泣绝还生(号泣绝还生):悲痛地哭泣,以至于连生命都不想继续。
- 未须论大块(未须论大块):不必讨论天地之大义。
- 以死息乎人(以死息乎人):宁愿牺牲自己来使人们得以安息。
- 所愿学赐也(所愿学赐也):我所希望效仿的是子贡那样的人。
- 姑为息事亲(姑为息事亲):姑且为了孝敬父母而忍耐一些。
- 为有心中事(为有心中事):心里有一件心事。
- 琴音自不和(琴音自不和):琴声自然不会和谐。
- 止辇问(止辇问):文帝驾到官署时停了下来询问。
- 何自得为郎(何自得为郎):如何能够获得这样的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