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庐一掬里,雪眼嗽天根。
时落冻僧影,不逢飞鸟痕。
梦中石门路,月照柴桑村。
春水自兹远,幽期空复存。

注释:

1 匡庐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是江南著名的名胜古迹。

  1. 雪眼指的是清澈明亮的眼睛,形容匡山的景色清冽、明净。
  2. 时落冻僧影,不逢飞鸟痕:这里描绘了匡山的静谧和僧人的孤寂。
  3. 梦中石门路:石门关,位于江西九江,是古代通往中原的重要关口。
  4. 月照柴桑村:柴桑是江西的一个古镇,月光下的村庄显得宁静而美丽。
  5. 春水自兹远,幽期空复存:这里的“春水”可能是指江水或湖泊,“幽期”指的是隐居的生活。
  6.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匡山的美丽景色和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中的“匡庐一掬里,雪眼嗽天根”,“雪眼”形容匡山的美景如雪一样纯洁,“嗽天根”则形容山峰直插云霄,气势磅礴。“时落冻僧影,不逢飞鸟痕”则展现了匡山的静谧和孤独,没有飞鸟的痕迹,只有寒冷中的僧人身影。而“梦中石门路,月照柴桑村”则将匡山与人间的世界联系起来,仿佛在梦中漫步在石门路上,欣赏着月光下的柴桑村景。最后一句“春水自兹远,幽期空复存”,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虽然远离尘世喧嚣,但内心的宁静和自由却无法完全实现。整首诗充满了对自然美和隐逸生活的追求。

译文:

匡庐山中,一掬里的距离,雪白的双眼映照天地间,清澈明亮。
时而可见冻住的僧人影子,不曾遇到飞翔的鸟群留下的痕迹。
梦中行走在石门关的路旁,月光照耀着柴桑村的景色。
春天的河水从这流淌而去,那份隐居生活的幽情只能空留于心。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成功地描绘了匡山的美丽景色和诗人的隐逸情怀。诗中运用了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使得诗句形象生动,富有诗意。同时,诗人通过观察自然景观和感受内心情感,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美和隐逸生活的热爱和向往。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审美情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