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年逢世变,人事如虮虱。
忧端常澒洞,头垢不暇栉。
樯乌终岁飞,况复无宁日。
方春暂返棹,浃辰卧蓬荜。
天风倏吹衣,轻易复一出。
旅巢乏安枝,如意十不一。
七秩能几何,日月过箭疾。
夜深不成眠,吟虫助唧唧。

【注释】

  1. 衰年逢世变:衰年,指年老。逢世变,遭遇社会变革。
  2. 人事如虮虱:虮虱,虱子和虮虫。比喻细小而琐碎的事物。
  3. 忧端常澒洞:忧端,忧虑的源头。澒洞,深广无底。形容忧愁深重、无边无际。
  4. 头垢不暇栉(zhì):头垢,头发因劳累而变得油腻。栉,梳理头发的工具。形容生活困苦,连洗头的时间都没有。
  5. 樯乌:船桅上停着的乌鸦。比喻漂泊在外的人,没有固定的居所。
  6. 况复无宁日:更何况没有安定的日子。
  7. 方春暂返棹:方春,正当春季。棹,划船用的桨。指在春天里暂时回来。
  8. 浃辰卧蓬荜(péngbì):浃辰,一个昼夜的时间。蓬荜,草屋或简陋的房屋。指在短暂的时间内休息。
  9. 天风倏(shū)吹衣:天风,天气变化时风的方向。倏,忽然、快速。
  10. 旅巢乏安枝:旅巢,旅途中的住处。乏,缺少。安枝,安放树枝。比喻生活困顿,无处安身。十不一,十次有九次不能。
  11. 七秩(zhì)能几何:七秩,指七十岁。几何,多少;多少年。指人生有限,时间过得很快,转眼之间就过去了。
  12. 日月过箭疾:日月,指岁月。箭疾,迅速如箭。形容时间流逝得非常快。
  13. 吟虫:指蟋蟀。助唧唧:帮助呜咽的声音。
    【赏析】
    《山阳客中杂言四首》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组诗作。这组诗共四首,都是杜甫晚年在夔州时期所作。这些诗句描绘了杜甫在山阳(今重庆市奉节县)客居的生活情景与心境。全诗情感深沉,笔触细腻,生动地表达了杜甫对人生的感慨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第一首,杜甫感叹自己年老体弱,又赶上社会动荡,心中充满了忧虑和不安。他感叹世事无常,如同微小的虱子一样微不足道,但他的忧虑却像深渊一样深不可测。他的头发油腻得连梳头的时间都没有,生活的艰辛让他感到无比疲惫。
    第二首,杜甫描述了自己在船上的经历。船上的鸟类终年不停地飞翔,而他却没有固定的住所,只能在短暂的时间内休息。他的心中充满了无奈和孤独。
    第三首,杜甫描绘了自己在旅途中的艰辛生活。他没有足够的食物和住所,只能依靠简陋的房屋和临时搭建的栖身之所。他的心中充满了无助和焦虑。
    第四首,杜甫感慨人生短暂,时光飞逝如箭。他感叹自己的一生就像日月一样迅速而过,而他已经老了,无法再有所作为。他的心中充满了悲凉和无奈。
    这首诗通过对杜甫在山阳客居生活中的细节描写,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感慨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整组诗以简练的语言、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杜甫作为一个伟大诗人的才华和胸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