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子卜居南涧滨,开轩自比葛天民。
一丘一壑有能事,三浴三薰无俗尘。
闲逐逸人同执射,偶逢渔父亦垂纶。
此轩成毁吾何预,画著岩间恐未真。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白。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题目:题盛彦光丘壑轩
盛子卜居南涧滨,开轩自比葛天民。
一丘一壑有能事,三浴三薰无俗尘。
闲逐逸人同执射,偶逢渔父亦垂纶。
此轩成毁吾何预,画著岩间恐未真。
注释:
- 盛子卜居南涧滨:盛子选择南涧的边陲之地居住。
- 开轩自比葛天民:打开窗户,把自己比作远古的葛洪(葛天民,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仙人)。
- 一丘一壑有能事:一个山丘或山谷就有这样的本事,能够处理事情。
- 三浴三薰无俗尘:多次沐浴和熏香,去除身上的世俗气息。
- 闲逐逸人同执射:闲暇时与隐士一同练习射箭。
- 偶逢渔父亦垂纶:偶然遇到渔夫也去钓鱼。
- 此轩成毁吾何预:这个轩台的兴衰与我有什么关系?
- 画著岩间恐未真:如果将这幅画挂在岩石上,恐怕不够逼真。
赏析:
这首诗是李白为盛彦光的“丘壑轩”所写的题咏。盛彦光是一位隐居在南涧边的高人,他的居所被称为“丘壑轩”。诗中李白表达了他对于盛彦光的崇敬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然的热爱和欣赏。
首联“盛子卜居南涧滨,开轩自比葛天民。”描述了盛彦光选择南涧边作为隐居的地方,而李白则将自己的住所比喻为葛洪(葛天民,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仙人)。这一比喻表达了他们两人对于自然的亲近和对古代仙人的敬仰。
颔联“一丘一壑有能事,三浴三薰无俗尘。”进一步描绘了他们的隐居环境。这里的“一丘一壑”指的是他们所居住的山丘和山谷,而“三浴三薰”则形象地描绘了他们通过沐浴和熏香来去除身上的世俗气息,追求内心的宁静。这一联进一步强调了他们对于自然和内心世界的追求。
颈联“闲逐逸人同执射,偶逢渔父亦垂纶。”则描绘了他们在闲暇时光与隐士一起练习射箭和遇到渔夫一起钓鱼的情景。这些活动不仅体现了他们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享受,也反映了他们对于简朴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尾联“此轩成毁吾何预,画著岩间恐未真。”则是表达了他对这座轩台的兴衰和自己无关的看法。他认为这座轩台的成败与他无关,而且如果将这幅画挂在岩石上,恐怕不够逼真。这一联表达了他对事物的淡泊和超然态度。
这首诗通过赞美盛彦光和李白的隐居生活,表达了他们对于自然的热爱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同时,这首诗也展示了李白诗歌中的豪放和浪漫风格,以及对自然美的赞美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