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花又绿江南岸,宾鸿带将寒去。几许落梅愁,渺暗香何处。一春长是雨。剩费却、翠篝沉炷。冷隔帘旌,润销窗纸,有人吟苦。
燕垒渍芹香,画堂永、关心去年情绪。愁压曲屏深,更小山无数。溅裙前事误。□□□、□□□□。□朱阑,不了销凝,移损秦筝柱。
【注】
徵招:古乐名,属黄钟羽调。
苹花:即苹草,一种水边的植物。
宾鸿:大雁的别称。
寒去:天气变冷,大雁南飞。
落梅愁:指春天即将结束,梅花已经落了,而人还滞留在江南,心中充满愁苦。
翠篝沉炷:用绿色的丝布做的枕头,燃烧着香火。
冷隔帘旌:寒冷的空气隔在帘幔上,使得人感觉更加寒冷。
润销窗纸:湿润的空气使窗户上的纸张变得潮湿,难以打开。
有人吟苦:有人在这寒冷的夜晚独自吟唱,表达自己的愁苦之情。
燕垒渍芹香:燕子筑巢,留下了清香的芹菜味。
画堂永、关心去年情绪:画堂里,我永远怀念去年的情绪。
溅裙事误:溅起的裙子,让我忘记了过去的事情。
□朱阑,不了销凝,移损秦筝柱:红色的栏杆无法消除我的忧愁,也让人难以忍受。
【注释】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人在寒冷的夜晚独自吟唱,表达了他对过去的回忆和对现在的愁苦之情。整首诗以“徵招”为主题,运用了许多意象来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描绘江南岸边的苹花、大雁、梅花等景物,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即将结束的感伤之情。诗人通过对这些景物的描写,将自己的情绪融入其中,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情感氛围。
诗中“几许落梅愁,渺暗香何处”一句,通过对落梅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心中的愁苦之情。落梅象征着秋天的到来,而秋天又是一年中最令人伤感的季节,诗人在这里用落梅来形容自己的愁苦之情,既形象又生动。
诗中的“一春长是雨”,则进一步强调了春天的阴雨天气。雨水绵绵,使得整个江南都笼罩在一片阴霾之中,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而诗人却在这样的环境下独自吟唱,更显得他内心的孤独和无助。
诗中的“剩费却、翠篝沉炷”,则通过描述燃香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心中的寂寞和孤独。点燃香火,希望能驱散心中的烦闷,但却只能换来更强烈的孤独感。这种对比使得诗人的心情更加沉重。
最后一句“移损秦筝柱”,则通过描述弹奏秦筝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愁苦和无奈。秦筝是一种古老的乐器,音色优美但也很凄凉。弹奏秦筝时,琴弦被拨动的声音似乎在诉说着诗人心中的哀怨和忧愁,让人不禁为之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