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金轸玉七弦存,流水音中政事分。
直自武城曾听后,至今方始得重闻。

鸣弦斋

徽金轸玉七弦存,流水音中政事分。

直自武城曾听后,至今方始得重闻。

注释

鸣弦:指弹拨乐器。斋:古代指读书的地方,这里指书斋、书房。

徽:琴上用以固定琴弦的装饰物。金:指金色花纹的装饰。轸:指琴的颈和弦柱。玉:指玉石制成的装饰。七弦:指古琴有七条弦。

存:保存。流水音:指如水般流畅的音乐。政事分:指国事、家事、公事等。

武城:地名,在今山东武城东南。曾听:曾经听过。

直自:直到。武城曾听:从武城听来。

方始:方才。得重闻:再次听到。

赏析

《鸣弦斋》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作。此词上片写其对音乐的感受,下片写其对武城之乐的回忆与思念。全词表达了作者对音乐的热爱之情及对家乡的深情怀念。

上片起句“徽金轸玉七弦存”,以琴声为线索展开,点明主题。徽金指琴上的装饰物,轸玉指琴颈与琴柱,这两样东西都代表着琴本身,所以“七弦存”即是指琴上有七根琴弦。“流水音中政事分”一句,将琴弦所发出的优美声音比作流水的声音,而将政事比作流水之中的杂质。这两句的意思是说,琴声如同流水一般,清澈透明,没有一丝杂质,可以让人忘记所有的烦恼和忧虑。

下片开头“直自武城曾听后”,回忆起自己曾在某个地方听到过美妙的琴声。“至今方始得重闻”一句,表达了一种遗憾之情,因为自己已经很久没有再听到如此美妙的琴声了。

整首词作情感真挚,语言简练,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