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美萱草,盖谓忧可忘。
人子惜此花,植之盈北堂。
庶以悦亲意,岂特怜芬芳。
使君有慈母,星发寿且康。
晨昏谨色养,彩服戏其傍。
燕喜酌春酒,欢然釂金觞。
物理似有助,丛萱忽非常。
竞吐栗玉艳,欲夺金芝光。
秀本自稠叠,骈枝亦荧煌。
乃知风人意,比兴宜成章。
东野情思苦,少忧多悲伤。
谓此儿女花,莫能解刚肠。
斯言虽有激,疑其未通方。
忧心无时已,徒枉憔悴乡。
寓物傥适意,何须动悲凉。
况复循吏政,和声入封疆。
抚俗时用乂,事亲日尤长。
萱草岁岁盛,此乐安可量。
赏析:
这首诗以萱草为载体,通过描绘萱草的美丽和人们对其的喜爱之情,表达了对母亲深沉的敬爱和孝心。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得诗歌情感丰富而深刻。同时,诗歌还通过对萱草的各种美好形象的描述,展现了人们对母爱的感恩和珍惜。
- 诗句释义与注释:
- 诗人美萱草,盖谓忧可忘。(诗人赞美萱草,是因为萱草可以让人忘记烦恼。)
- 人子惜此花,植之盈北堂。(儿子珍爱这种花,将它种在北堂里。)
- 庶以悦亲意,岂特怜芬芳。(希望能够让父母开心,不仅仅是因为花朵的芳香。)
- 使君有慈母,星发寿且康。(使君有位慈祥的母亲,她老人家头发星星般白,身体健康。)
- 晨昏谨色养,彩服戏其傍。(早晚恭敬地照顾她的生活,用五彩的衣服陪伴在她的身旁。)
- 燕喜酌春酒,欢然釂金觞。(燕子欢快地品尝着春天的美酒,高兴地举起金杯畅饮。)
- 物理似有助,丛萱忽非常。(自然界的现象似乎有所帮助,但忽然萱草变得异常美丽。)
- 竞吐栗玉艳,欲夺金芝光。(争相吐出像栗子和玉石一般的艳丽色彩,想要夺取金色灵芝的光芒。)
- 秀本自稠叠,骈枝亦荧煌。(美丽的花朵本来层层叠叠,并列的枝条也闪耀着光芒。)
- 乃知风人意,比兴宜成章。(这才懂得诗人的意图,用比喻和象征的方式来表达。)
- 东野情思苦,少忧多悲伤。(东野的心情十分忧郁,常常感到忧愁而悲伤。)
- 谓此儿女花,莫能解刚肠。(认为这朵花如同儿女一样,不懂得母亲的刚毅和坚强。)
- 斯言虽有激,疑其未通方。(虽然这句话很有激励性,但怀疑它是否真正能够理解母亲的感受。)
- 忧心无时已,徒枉憔悴乡。(担忧之心没有停止的时候,只是徒增了对故乡的思念。)
- 寓物傥适意,何须动悲凉。(如果事物真的符合心意,为什么还需要触动悲哀的情绪呢?)
- 况复循吏政,和声入封疆。(更何况治理百姓的官员们,他们的政策也能和谐地进入边疆地区。)
- 抚俗时用乂,事亲日尤长。(安抚民众时经常用到智慧的策略,侍奉父母时也会更加尽心尽责。)
- 萱草岁岁盛,此乐安可量。(每年萱草都茂盛生长,这份快乐是难以估量的。)
诗意分析与译文:
这首诗通过描绘萱草的美丽和人们对其的喜爱之情,表达了对母亲深沉的敬爱和孝心。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得诗歌情感丰富而深刻。通过对萱草的各种美好形象的描述,展现了人们对母爱的感恩和珍惜。最后两句“萱草岁岁盛,此乐安可量”则表达了对萱草年年茂盛、家庭幸福的美好祝愿,同时也寓意着家庭的幸福是永恒的,是无法用语言来衡量的。诗歌结构与风格:
诗歌采用传统的四言体式,每两句一组,形式规整有序。全诗押韵,读来朗朗上口,给人以美的享受。整体上,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