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阙琳宫紫雾深,凤凰仙乐尚愔愔。
鼎湖往事三千载,石笋青春一万寻。
挺立不教凡草长,削成应免俗尘侵。
霓旌绛节知何处,空有莲花送好音。
【解析】
此为《赠别诗》。
贝阙琳宫紫雾深,凤皇仙乐尚愔愔。
贝阙琳宫是皇宫的美称,紫雾深是形容宫殿在紫色的烟雾中显得幽深迷离。“凤皇”即凤凰,这里指代皇帝或皇上。《汉书·西域传》记载:“凤皇、甘露降集其国”,所以“凤皇”也泛指吉祥之事。“仙乐”,指天上的音乐,这里指神仙的音乐。
鼎湖往事三千载,石笋青春一万寻。
传说汉武帝曾铸铜铸成三鼎,象征天地人,而鼎湖就是其中之一。“鼎湖往事”即指汉武帝铸鼎湖的故事。“石笋”指石柱,这里借指石柱上的龙形雕刻。“万寻”指高耸如云,形容石柱之高。“三千载”和“一万寻”都是夸张手法,用来表现时间的长久和景物的高远。
挺立不教凡草长,削成应免俗尘侵。
挺立不教是指挺直的姿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削成”即用刀斧削刻而成的,这里指玉器。“俗尘”指世俗的尘埃,“侵”也是被污染的意思。“玉”和“金”、“璧”一样,都是贵重的宝物。
霓旌绛节知何处,空有莲花送好音。
霓旌绛节指的是帝王所乘的车驾,这里比喻帝王的仪仗车驾。“莲花”指佛教中的一朵花,佛教认为它能够传递佛经,因此又被称为“法轮”。
赏析:
首句“贝阙琳宫紫雾深”写诗人所见宫殿的壮丽景象。贝阙琳宫是古代皇家建筑的美称,这里用以代表皇帝的住所,紫雾深则写出了宫殿在紫色的雾气中显得神秘莫测。“凤皇”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祥瑞之鸟,这里用来象征皇帝或皇上,表示对皇帝的敬仰。“仙乐”则是来自天上的音乐,代表着吉祥和美好,这里用来象征皇帝的威仪和威严。整句诗通过对宫廷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庄严、神圣的气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皇帝的赞美和敬仰之情。
第二句“鼎湖往事三千载”,则是诗人对于历史的回忆。“鼎湖”是古代的一个地名,这里代指皇帝的故乡或诞生地。“三千载”则是指时间的长久,暗示了皇帝在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诗人通过回忆皇帝的往事,表达了对历史的尊重和怀念之情。同时,这也可能暗含着诗人对于皇帝的忠诚和敬意,因为皇帝的过去就是国家的过去,也是诗人的责任和担当所在。
第三句“石笋青春一万寻”,则进一步描绘了皇帝的功绩和荣耀。“石笋”指古代的一种建筑形式,这里用来象征高大的建筑或山峰。“青春”则表示年轻、充满活力的状态,与“一万寻”相搭配,形象地描绘了皇帝的功绩如同山峰一般高大、巍峨,给人以震撼和敬畏之感。这一联通过描绘皇帝的功绩和荣耀,表达了诗人对皇帝的敬仰和赞美之情。
第四句“挺立不教凡草长”,则进一步强调了皇帝的崇高地位和威严。“挺立”表示直立、坚强的样子,“不教凡草长”则意味着皇帝不会允许普通事物的生长或发展。这里的“不教”是一种强烈的否定态度,表明皇帝的威严和力量是不可阻挡的。通过这句诗,诗人再次表达了对皇帝的崇敬和敬爱之情。
尾联“霓旌绛节知何处,空有莲花送好音”则是诗人对于皇帝的祝愿和期待。“霓旌绛节”指的是皇帝所乘坐的车驾,这里用来比喻皇帝的权威和地位。“知何处”则是询问皇帝的位置在哪里,表达了诗人对于皇帝的关切和思念之情。“空有莲花送好音”则是诗人对皇帝的美好祝愿,希望皇帝能够带来吉祥和好运。同时,“空有莲花送好音”也暗示了诗人对于皇帝的期待和向往之情。
全诗通过描绘皇帝的形象和事迹,表达了诗人对皇帝的尊敬、敬仰和赞美之情。同时,通过对皇帝的描述,也体现了诗歌的庄重、神圣的氛围以及对于历史的重视和传承。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