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闻有蒯先生,二十馀年道不行。
抵掌曾论天下事,折腰犹悟俗人情。
老还上国欢娱少,贫聚归资结束轻。
迁客临流倍惆怅,冷风黄叶满山城。
诗句释义与译文:
- 早年闻有蒯先生,二十馀年道不行: 年轻时听闻有位名叫蒯的先生,但经过二十多年,他的主张和道路并未得到实现。
关键词: 蒯先生 - 传说中的贤人,此处指代诗人的理想或抱负未被实践。道不行 - 表示自己的理想或主张未能实现。
- 抵掌曾论天下事,折腰犹悟俗人情: 曾经用手拍击来讨论国家大事,但现在为了世俗的人情世故而弯曲了腰。
关键词: 抵掌 - 手拍桌子来激烈地讨论或思考。天下事 - 国家的大事。折腰 - 弯腰屈膝,比喻屈服于世俗的压力,不再坚持自己的信念和原则。
- 老还上国欢娱少,贫聚归资结束轻: 年纪渐长回到朝廷(旧时称京师为“上国”),心情愉悦,因为钱财不多(归资),所以行事轻松不拘束。
关键词: 上国 - 古代对京城的美称。欢娱少 - 心情愉悦。贫聚 - 钱财不多。归资 - 返回朝廷。结束轻 - 行为举止不拘谨,轻松自在。
- 迁客临流倍惆怅,冷风黄叶满山城: 被贬官的人站在溪边,感到更加悲伤;秋风中满山都是萧瑟的黄叶。
关键词: 迁客 - 被贬官的官员。临流 - 面对流水。惆怅 - 忧伤、愁闷。黄叶 - 秋天的象征,常在诗词中代表衰败、孤独。
赏析:
这首诗通过回忆和感叹的方式,展现了诗人一生的经历和心路历程。从年轻时的理想主义,到中年时的挫折与妥协,再到晚年的心境释然,每个阶段都有深刻的情感变化。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意象,如“蒯先生”、“抵掌”、“折腰”等,都富有象征意义,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内心的复杂情感。整首诗既有对过去的回顾,也有对未来的展望,体现了诗人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理想的不懈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