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何人画於菟,君家独有他家无。
宣城老包骨已朽,纷纷俗子尚欢呼。
大虎蹲踞小虎戏,目光注射百步外。
名画多闻内府收,人间岂惜千金费。
巉巉岩岩谷中石,老树穹枝拂秋色。
锐头将军射不得,却挂江南使君壁。
林间一啸四山风,麇惊狐号鸟堕空。
不向南山随李广,只愁东海笑黄公。
忆昔余顽少小时,先生教诵荆公诗。
只今耆旧无新语,赖有庐山病可师。
【注释】
画虎:指画老虎。吉州:今江西吉安。
昔日何人:过去的人。画於菟(wūtú):传说中一种凶猛的野兽,也写作“狸虎”。
君家独有:你家独有。他人没有。
宣城老包:指宣城包氏,包拯是其子,曾任吉州知州,所以称他为“老包”。骨已朽:指包拯已经去世。
纷纷俗子:世俗之人。欢呼:欢欣地叫嚷。
大虎蹲踞:一只雄壮的老虎蹲伏着。小虎戏:一只幼小的老虎嬉戏。
目光注射:眼神锐利,像射箭一样。百步外:一百步之外。
内府收:指收藏在皇宫里。
人间岂惜千金费:人间难道会吝惜千金的费用吗?
巉巉岩岩:高峻陡峭的样子。谷中石:山里的岩石。
老树穹枝:高大的树枝。拂:摇动、拂动。
锐头将军:形容老虎的锋利的牙齿和爪子。射不得:无法射中。
江南使君:南方某州的长官。使君壁:挂在墙上作为装饰。
林间一啸:指山林中的老虎发出的啸叫声。四山风:四周的山谷都回荡着这啸声。
麇(jùn)惊狐号:獐子、狐狸被惊扰而发出的声音。鸟堕空:鸟儿从高处飞下。
不向南山随李广:不会去追赶南山边的猎人李广,因为他已经死去。只愁东海笑黄公:只担心东海边上的黄公,因为黄公已经去世。
忆昔余顽少小时:回想起我小时候顽皮的时候。先生教诵:指老师教我诵读诗文。荆公诗:即王安石的诗。
只今耆旧无新语:现在老一辈的人没有新的言语了。耆旧:年长的老人;老人的同义词。耆旧无新语:老人没有新的言语。
赖有庐山病可师:幸好还有庐山上的病可以请教(学习)。
【赏析】
本诗是诗人苏舜钦晚年的作品。诗写于景祐四年(1037),时苏舜钦任吉州刺史。
首联点题,说是谁画的这只大老虎呢?原来是吉州(今江西省吉安县)太守包拯自己画的,而包拯是名垂史册的清官,所以人们只记得包拯而忘记了画虎的人了。诗人通过这一问,表达了对那些贪官污吏的谴责,同时也寄托了作者本人对政治清明、社会公正的美好愿望。
颔联用反衬之法,说别人家的老虎都是“独有”,而我家却没有。这就突出了包拯的清正无私。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自己的思想感情。
颈联描写画中老虎的形象:一只老虎在山上蹲伏着,另一只则在山下嬉戏,它们的目光犀利,能射到一百步之外,令人生畏。这里运用比喻的手法,把老虎比作“锐头将军”和“将军射不得”。
尾联写诗人观画后的感受。他看到这幅画后,不禁想起了包拯生前的事迹来,感慨万分。他怀念起从前的少年时代,那时的老师经常向他传授王安石的诗,而现在老师已经去世了,他只能到庐山上去寻求老师的教诲了。
此诗语言平易自然,形象生动逼真。前四句描绘了一幅画中之图;第五句又回到现实,以“先生教诵荆公诗”来表达对包拯的追忆;后四句以“只今耆旧无新语,赖有庐山病可师”来抒发对包拯的思念。全诗结构严谨,前后照应,层次分明,意脉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