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闻番禺,熙宁之前。
弓手之外,枪手三千。
总计一路,何啻万数。
因而循之,不烦招募。
可增其籍,可当土兵。
不费斗粟,不用尺缯。
其便如此,何惮弗兴。
付之善吏,以成其能。
训之练之,按阅有程。
可如汉制,选择骁锐。
号为奔命,无所不备。
岂惟广东,自广而西。
闻命即赴,势张力齐。
如声如响,如鸷如飞。
如决大水,从山赴溪。
盖神速者,用兵之奇。
仍坚其城,仍浚其池。
虽有交趾,正如狐狸。
伏藏窟穴,其何能为。

这首诗是关于广州(番禺)的治安问题,作者提出了一个解决治安问题的方案。

  1. 送李守孝博:这是一首诗歌的标题,可能是一首表达对某位李姓人的敬意或者祝福的诗。

  2. 我闻番禺:番禺是广州市的一个区,所以作者可能在这里表示自己听说过番禺的情况。

  3. 弓手之外,枪手三千:这句话的意思是除了弓箭手之外,还有三千名枪手。这里提到了“枪手”,可能是指使用枪械的士兵。

  4. 总计一路,何啻万数:意思是说,整个队伍加起来,数量远远超过一万。这句话强调了部队的规模。

5.因而循之,不烦招募:因此不需要再招募士兵。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已经拥有的士兵的满意和自豪感。

6.可增其籍,可当土兵:可以增加他们的身份,也可以当作本土的士兵使用。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士兵的认可和尊重。

7.不费斗粟,不用尺缯:这句话的意思是不需要花费粮食,也不需要用丝绸来支付军饷。这表达了作者对于节约成本的重视。

8.其便如此,何惮弗兴:这样的便利条件,有什么理由不实行呢?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实施该计划的坚定信心。

9.付之善吏,以成其能:把任务交给能干的官吏去完成。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能够胜任这个任务的官吏的期待。

10.训之练之,按阅有程:训练他们,让他们熟悉自己的职责。这句话强调了对士兵的管理和训练的重要性。

11.可如汉制,选择骁锐:可以按照汉朝的做法,选拔精锐的士兵。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借鉴古代经验的想法。

12.号为奔命,无所不备:被称呼为快速反应的军队,没有哪一方面会缺少准备。这句话强调了军队的反应能力和准备程度。

13.岂惟广东,自广而西:不仅仅在广东,甚至从广州往西都如此。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整个地区的治安情况的信心。

14.闻命即赴,势张力齐:听到命令就立即出发,士气高涨。这句话强调了士兵们的战斗力和积极性。

15.如声如响,如鸷如飞:就像声音一样响亮,像猎鹰一样迅疾。这句话形容了士兵们行动迅速、勇猛的特点。

16.如决大水,从山赴溪:就像决堤的洪水一样,从山上冲下山溪。这句话比喻了士兵们行动迅速、猛烈的特点。

17.盖神速者,用兵之奇:这是因为神速的行动,是战争中的一个奇特之处。这句话强调了神速行动在战争中的重要性。

18.仍坚其城,仍浚其池:仍然加固了城墙,仍然挖好了护城河。这句话表达了对防御工事的重视。

19.虽有交趾,正如狐狸:即使有像交趾这样的敌人,也不足为虑。这句话表达了对敌人轻视的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