夭矫柏如龙,清幽閟一宫。
庭无御史雨,门有大王风。
今日名天下,群公坐此中。
阿戎相就语,历历见元丰。

【注释】

夭矫柏如龙:夭矫,高耸;龙,比喻柏树挺拔。夭矫,高耸;龙,比喻柏树挺拔。

清幽閟一宫:清幽,清静、幽静;閟,关闭、隔绝。

门有大王风:门,指大门;王,指皇帝;风,指风气。

今日名天下:名,出名;天下,这里指全国。

群公坐此中:群公,指朝中的大臣;坐,坐着;此,指普净院。

阿戎相就语:阿戎,即陈尧咨字元方,陈尧咨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相就语,互相谈话、交谈。

历历见元丰:历历,清楚、明确;元丰,宋神宗年号。

【赏析】

《避暑普净院》是北宋文学家王安石的一首七言绝句,作于神宗熙宁七年(1074)夏初。这首诗以“柏”为比兴手法来写景,表现了诗人对当时政治形势的不满和对朝廷腐败现象的愤懑之情。全诗构思巧妙,立意高远。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首尾呼应,结构严谨。

开头两句“夭矫柏如龙,清幽閟一宫”,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普净院内柏树的高大挺拔、郁郁葱葱,又写出了其幽深宁静的环境。

第三四句“庭无御史雨,门有大王风”。这里用典。御史大夫是汉朝的官职,相当于现在的监察长;“大王”则是指宋朝的开国功臣曹彬。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庭院里没有御史大夫的雨滴声,但大门却有着像大王那样的威严气势。这是在写普净院的环境和气氛。

最后两句“今日名天下,群公坐此中”,则直接抒发了诗人的情感。意思是说:如今你们已经闻名全国了,大家都在这里坐着呢!

这首诗是诗人王安石在普净院避暑时写的。普净院坐落在今江西九江市西北郊。公元1065年(宋神宗熙宁二二年),王安石任同知枢密院事,曾到普净院去游览。他看到这里的环境幽静,空气新鲜,便写下了这首《避暑普净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