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来音信千里,怅此情难寄。碧纱秋月,梧桐夜雨,几回无寐。
楼高目断,天遥云黯,只堪憔悴。念兰堂红烛,心长焰短,向人垂泪。
【注释】
- 撼庭秋:即《撼庭秋·别来音信千里》,是北宋词人周邦彦所作的一首词,为惜别之作。
- 怅此情难寄:怅,遗憾;此,此词;情,指离别之情。
- 碧纱秋月:指深秋时节的月光。
- 梧桐夜雨:指深秋时节的梧桐树叶在夜晚的风雨中飘落。
- 几回无寐:多少次失眠啊。
- 楼高目断:站在高楼之上,只能看到远方模糊的身影。
- 天遥云黯:天空遥远,云雾黯淡。
- 只堪憔悴:只能承受憔悴。
- 念兰堂红烛:想起曾经陪伴自己度过美好时光的兰香堂中的红烛。
- 心长焰短:心中的火焰比蜡烛燃烧的时间要短。
【赏析】
这首词是写离愁别苦的。词人通过描写自己的孤独、凄凉的处境和心情,表达了对故友的怀念之情。全词意境凄婉,感情真挚。
上阕写离愁别苦。“别来音信千里,怅此情难寄”,这两句是说自从分别以来,彼此间的音讯相隔千里之外,心中充满惆怅之情,难以表达自己的离愁别苦。“碧纱秋月”一句,描绘了深秋时节的月光如碧色纱布一般清亮明亮,而梧桐树叶在夜晚的风雨中飘落,也增添了几分孤寂之感。“几回无寐”,则表达了词人的失眠之苦,因为思念之情过于强烈,难以入睡。
下阕写自己身处高楼之上,只能看到远方模糊的身影,天空遥远,云雾黯淡,只有自己一人承受着憔悴之苦。“念兰堂红烛”一句,回忆起曾经陪伴自己度过美好时光的兰香堂中的红烛。这两句表达了词人对过去的留恋之情和对故友的思念之情。最后“心长焰短”,则表达了心中的火焰比蜡烛燃烧的时间要短,暗喻了自己的孤独与无助。
整首词意境凄婉,感情真挚,表达了作者对故友的怀念之情。